2021年2月|NO.90 │ 拜登面臨重重挑戰

2021年2月|NO.90 │ 拜登面臨重重挑戰

在1月20日上午,川普黯然離開白宮,拜登正式宣誓就職美國第46任總統之前,拜登新政府的美中台政策早已成為台灣政學界熱議的話題。 不分黨派的台灣學者專家大致認為,拜登勢必把疫情控管、團結美國內部置於執政首要任務,未必會在短時間內對美中台政策表態;拜登很難完全翻轉川普的抗中政策,但應該不會是抗中急先鋒;拜登縱不會把台灣當成「棄子」,但必然堅守「一中政策」。 不料,1月23日晚,針對大陸當天派出13架次軍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美國務院發表聲明表示,華府注意到大陸企圖恐嚇包括台灣在內的鄰邦;美國敦促北京停止對台灣於軍事、外交與經濟上施壓,並敦促北京與台灣的民選代表有意義的對話。該聲明也重申,美國將繼續支持和平解決海峽兩岸議題,以符合台灣人民的期望與最大利益;恪守「美中三公報」、《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 民進黨黨政人士高調歡迎這一份聲明,並指出拜登政府一上任就對台海問題表態,顯示對台灣的相挺,尤其把「六項保證」列入對台政策中,又將1972年《上海公報》中的「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改成「支持和平解決海峽兩岸議題,以符合台灣人民的期望與最大意願」,這展現了對台灣的友好,也要求「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必須符合台灣人民的意願。 國民黨對該聲明也表示歡迎,還評論大陸軍機繞台「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希望可啟動對話,不管是國民黨或學者,都願意扮演這樣的角色」。…
作者: 紀欣 頁數: 1
美國,多少台灣知識分子嚮往之地,有多少台灣人早成了精神美國人,所有美國灌輸的標準與價值,幾乎沒有不照單全收的,對台灣來說所謂的「世界」,美國大概占了九成九,台灣的一切幾乎可說都是繞著美國在轉。直到川普與川粉,徹底敲碎了這個幻想,雙標美粉們的臉,被打得其腫無比。
作者: 林明正 頁數: 6
1月6日美國會進行總統選舉人團認證時,在川普的鼓吹下,激進川粉攻入國會大廈,打斷了認證程序,爆發警民衝突,造成5人死亡,多人被捕的悲劇,這場暴動前後長達4個小時,在國民兵、警方與FBI持續增援下,才平息下來,同時也引起美國朝野一致撻伐,並造成眾議院發動二次彈劾川普。
作者: 馮國豪 頁數: 8
1月6日,一群川粉被教唆攻進美國國會,抗議參眾議院正式確認拜登當選總統,導致五人死亡的悲劇。在台灣看到這則新聞,讓人不能不想到六年前在台灣發生的太陽花事件。兩批人同樣是占領國會,下場卻大不相同。
作者: 趙興鵬 頁數: 10
桃園市議員王浩宇遭到罷免引起政壇高度關注,原因在於原先各界評估王雖處境危險,但最後應該有驚無險地過關,可是票開結果居然一舉超過81,940票的罷免高門檻。這個結果驚動了民進黨高層,當然更激勵了國民黨上上下下。
作者: 曲兆祥 頁數: 12
孫中山先生講過一個扁擔與彩券的故事:一位苦力買了一張彩券塞在扁擔裡,對獎時發現他中了大獎,一高興就將扁擔丟棄,忘了扁擔裡有他的彩券,結局是他不僅不能脫離苦力的生活,連賴以維生的扁擔都丟棄了。這是個虛構的故事,可是現在卻很可能發生在國民黨身上。
作者: 蕭徐行 頁數: 14
拜登畢生從政,擔任參議員36年、副總統8年。眾所周知,美國現任總統以其優勢連任四年應無懸念,然而川普輕忽疫情及自我毀滅性的瘋狂,使拜登得到未預期的勝選。敗選後,川普死不認輸,繼續糾纏,閙出攻陷國會的流血事件,直到1月20日,在重兵保護下,拜登宣誓當上美國第46任總統。有人歸功於美國民主制度到底還是起了制衡作用,卻忘了25,000大軍壓境的作用。用台灣流行的話說,拜登高興一天就好,因為他面臨的内外挑戰實在無以倫比。 
作者: 汪榮祖 頁數: 16
拜登必須重新整理中美關係,走出自己的特色路線,才有可能執政成功,最關鍵點就在重新說清楚「一個中國政策」的實質內涵。民主黨對中鷹派氛圍增長,考驗拜登跳脫川普主義的能力。 
作者: 朱駿 頁數: 19
1月6日上午,成千上萬川普的鐵粉聚集在白宮橢圓形草坪上,參加名為「拯救美國」的集會。川普在會上說「今天在這裡的所有人,都不想看到我們的選舉勝利被膽大妄為的激進民主黨人偷走」;「如果你不激烈戰鬥,你將會失去你的國家」。川普鼓動大家沿著賓夕法尼亞大道走到國會,不久後,川粉攻進了國會山莊(Capitol Hill)。 
作者: 花俊雄 頁數: 22
美國總統選舉在一連串的政治爭議,甚至國會被攻占等不可思議的事件後,拜登正式開啟了新政府的執政時代。對於美國而言,這是恢復傳統理性,正確處置失控新冠疫情及衰退經濟的契機。對台海關係來說,受到川普操弄民粹的不可測與高風險,似乎也已告一段落。
作者: 黃清賢 頁數: 26
美國從過去僅有擁有房地產的白人才有選舉及被選舉權,到現在不分性別、種族和性向都有投票權及擔任公職的權利,這對美國政治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力,而這也顯現在政府官員的挑選上。 
作者: 張一飛 頁數: 28
2020年12月10日,拜登提名眾議院籌款委員會(House Ways and Means Committee)的首席貿易律師戴琪(Katherine…
作者: 趙國材 頁數: 30
2012年9月日本野田內閣強推「釣魚島國有化」以來,引發中日關係巨大震盪。2014年11月,中日達成「四點原則共識」,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會見安倍首相;其後習近平兩度在國際會議上會見安倍首相;2018年10月又在北京會見來華訪問的安倍。2019年6月27日習近平在出席20國集團領導人大阪峰會期間,與安倍達成「十點共識」。再加上2018年5月李克強總理赴日參加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2019年12月安倍來華參加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等。中日關係在兩國領導人的政治引領下,漸現戰略性轉圜。那麼,中日究竟應當建立怎樣的雙邊關係? 
作者: 王鍵 頁數: 32
日本在東亞鄰國之間很孤立,從北到南沒有一個朋友,日本的朋友都遠在重洋之外,之所以會如此,除了歷史因素外,若對照它對美、澳及中、韓的「差別態度」,就很容易就可體會出其中端倪。
作者: 李中邦 頁數: 35
邁入辛丑年,朝鮮半島南北兩地領導人各自忙得不可開交。南韓總統文在寅於1月11日發表新年詞闡述未來的兩韓政策;北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則於1月5日至14日主持勞動黨第8次大會,提出對南韓的新工作方向。兩相對照,可以窺見今後兩韓關係的發展。 
作者: 劉順達 頁數: 38
最近俄、中結盟的說法甚囂塵上,特別是普丁總統公開表示,不排除有此可能,引起各國極大關注。但俄國輿論認為,兩國如何處理既存機制的內部矛盾、調整外交政策原則,以及中國如何解決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紛爭等問題,都是俄國必須慎重考慮的重要因素。
作者: 姜書益 頁數: 40
塞內加爾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疫苗免疫聯盟」(COVAX)的受益國,但美國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的疫苗需在攝氏零下70度儲存冷藏,貧窮國家是做不到的。而英國阿斯利康藥廠(AstraZeneca)、中國科興公司(SinoVac)、國藥集團(Sinopharm)或俄羅斯的衛星-V(Sputnik V)等2-8度儲存的疫苗,則不太可能在今年生產出足夠的劑量來覆蓋全球。 
作者: 何邦立 頁數: 44
大陸國家統計局1月中旬公布,中國GDP總額首次到達人民幣101兆5,986億元,約合15.63兆美元。這是大陸連續第二年平均國民所得超過一萬美元,較2019年成長2.3%,超過原先預期。但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審慎表示,去年中國經濟雖然已穩定恢復,但「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作者: 周陽山 頁數: 47
在蔡政府「親美遠中」政策下,台灣開放萊豬,民眾因憂心健康問題再加上預期心理,導致國產豬價格及豬肉便當上揚,而原本期待的台美貿易談判,卻因美貿易代表署(USTR)歸因於台灣對美的貿易順差擴大,而被澆了冷水。 
作者: 李沃牆 頁數: 50
面對全球各國經濟無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而陷入衰退,台灣經濟卻能呈現令人驚艷的表現,堪稱是在疫情狂流中的「璀璨明珠」。尤其不久前英國《經濟學人》認為,除了疫情衍生遠距數位產品需求,引發電子資訊通信相關產品出口暢旺外,其關鍵是在中國大陸台商回流投資,活絡產業動能,讓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40年來首次超越中國大陸,重返亞太經濟小龍榮光。 
作者: 戴肇洋 頁數: 52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