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謀獨將引入叢林法則│朱駿

修憲謀獨將引入叢林法則│朱駿

民進黨修憲已經逐步啟動,伊於胡底,很難說,但有以此謀獨的傾向,若是如此,可能將台灣內部與兩岸關係導向叢林法則的較量。

20210810508

這次修憲一定是民進黨主導,國民黨雖已提出自己的方案,但該方案只提及18歲投票權,沒有戰略縱深,又無憲政論述,必然處於劣勢。3月27日,柯建銘已奉勸在野黨要冷靜思考,「憲政體制、國家高度、歷史課題缺一不可,如果這三件事都不想,只想到18歲公民權,我認為這樣的心態有問題。」搬出「歷史高度」;數日後,民進黨團書記長鍾佳濱表示,「18歲公民權應該會得到社會、朝野政黨的支持,但除此以外是否還有其他議題,很難說。」民進黨來勢洶洶,對國民黨是一大考驗。

敏感時機觸動敏感神經

蔡英文執政四年,將兩岸關係越拉越遠,越搞越淡薄,藉中美衝突,甘受美國驅馳,昭然若揭。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國家對台灣表達同情與讚許;歐盟主席感謝台灣捐贈口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指責世界衛生組織(WHO)為大陸隱匿疫情;多國出現有人要以訴訟手段向大陸求償的嘗試;歐洲議會127位議員與許多國家要求讓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年會(WHA)。往後還會發生哪些在宣傳上對台灣有利的情勢,尚未可知。

台灣當局更藉此機會宣揚「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的主張,蘇貞昌兩度在立法院與國民黨立委陳玉珍交鋒,聲明陳不承認台灣是國家,不配當國會議員。在此敏感時機修憲,必然更加敏感,潛藏爆炸性的張力。

民進黨已經透露明顯企圖

若以民進黨長期以來的黨內文件而論,提到「中華民國」或「中國」時都是負面的評述,最近的《社會同行世代共贏決議文》提都不提「中華民國」了。

歷來的「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台獨黨綱》)、「台灣主權獨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灣前途決議文》)、「為破除中國利用『中華民國』的歷史與體制,宣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國號應正名為台灣」(《正常國家決議文》)、「堅定捍衛台灣主權獨立」、「本黨主張,以世界的台灣定錨自己」(《社會同行世代共贏決議文》),主軸非常清楚,就是圍繞著「台灣主權」或「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命題。

從李登輝與陳水扁時期的七次修憲結果來看,原始版《中華民國憲法》中的國民大會、立法院的閣揆同意權、行政院長與部長的副署權被廢掉,基本結構已經被破壞。這是李、扁不約而同,主觀上有意對中華民國與中國大陸的歷史與法律連結砍下一刀,跨出「兩國論」或「一邊一國」的一步。然而,自李扁時期迄今的實踐證實,「中華民國」這塊招牌很難摘掉,連民進黨多年來都被迫高舉這塊牌子。

於是,只能在重新詮釋、變造中華民國的內涵上下功夫,蔡英文幾年來叫賣「中華民國台灣」,加上賴清德「1911年創立的那個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經過一百多年的歷史,中華民國已經在台灣新生」的論斷,皆出於此意圖。4月中,華航改名風波再起,更加催化了情勢,蔡英文借蘇貞昌之語,強調「來自台灣的,我們就要有足夠的辨識性」,言外之意就是要洗掉「中」字標記。這次修憲大概洗不掉「中」,可能採用「借殼上市」的方法,以中華民國的旗號達成「新國家,新憲法」的終極目的。

民進黨可能修改的標的

這次修憲會碰觸哪些標的,若依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的發言,除18歲公民權之外,尚有「五權分立要不要變成三權分立?台灣要走向內閣制還是總統制?」若依其「歷史課題與高度」的自我期許,對照民進黨的歷史文件,恐怕事情沒那麼簡單吧?

若五權改三權,就必須刪改「憲法序言」中的「依據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以及《憲法》第1條「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這除有「去國民黨化」的意思,也是與1911年迄1949年間的民國割袍斷義,重鑄新的「中華民國」。順此脈絡,《憲法增修條文序文》的「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也應在刪除之列,因為新國家以台澎金馬為領土,就是統一的國家了。

至於總統制與內閣制的話題,恐怕只是煙幕彈。民進黨在現行體制下已占有絕對優勢,加之,內閣制種類繁多,不是三兩下能討論清楚的,會不會是另有其他標的,聲東擊西?

還有一個最敏感的標的是《憲法》第4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這應該是台獨份子最反感的一座大山。這次修憲的歷史課題不知是否包括這條?若一旦提出,國民黨如何處理面對?現在很難說。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為止,針對18歲公民權的修正案已有三案,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與范雲各一案,國民黨一案,都放在《增修條文》的第1條:「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於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經公告半年,應於三個月內投票複決,不適用憲法第四條、第一百七十四條之規定。」與「領土變更案」沾邊,是否想以偷襲變相的方式提出「領土變更案」?為何不能放在攸關總統、副總統選舉的第2條,或第11條「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呢?

國民黨懵懂內亂處於劣勢

國民黨之所以處於劣勢,除了身為少數在野黨,欠缺實力,以及社會大氛圍不利之外,主要在於國民黨沒有兩岸論述,就不可能在修憲議題上提出系統而有力的論述,就不會有章法,必然會被民進黨牽著鼻子走。這從國民黨有關18歲公民權的提案見其端倪。其提案「主張將選舉權行使年齡由現行20歲降為18歲,被選舉權參考民法規定20歲為完全行為能力人,由23歲降為20歲。」顯然落後蘇巧慧的提案:「中華民國國民年滿18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

一個國家最嚴肅的事務莫過於政治,如果選舉權已經要降到18歲,就意味著,我們認為18歲的人已具備判斷這些事務的能力,而且該負起判斷的責任。那麼,這種人該不該有完全行為能力呢?所以,民法是不是該跟著修改,而不是憲法遷就民法?

國民黨對憲法修改沒有完整的論述,想以小打小鬧的方式,蒙混過人家的歷史課題與高度,顯然太沒有問題意識。他們難道忘了2017年8月通過的黨綱主張:「恢復立法院的閣揆同意權,建立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投票年齡降為18歲,推動不在籍投票,擴大參與」?如今機會來了,為何不兌現自己的黨綱?

同時,國民黨中常委陳炳甫4月8日在中常會主張,「我國應對外自稱『中華民國台灣』」,認為「目前實質的中華民國就等於台灣,這是國人必須面對的現況」。中常會竟然有為民進黨抬轎者,國民黨修憲這一仗前途豈能不凶險多艱?

必然衝擊內部與兩岸關係

這次修憲一定會對台灣內部與兩岸關係造成衝擊,對民進黨絕對是雙面刃,而且面對自己的刀刃比較鋒利且長。可能的衝擊在於,若憲法與國家認同可以兒戲玩弄,在政治上還有什麼不可玩弄的?任何國家主權最後的支撐力是武力,不論是自己的或是外來的,觸及武力,就是無所不用其極,比拳頭大小,比誰有實力。是故,在台灣內部與兩岸之間,民進黨將與對手走上叢林法則的較量,難有寧日。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拖上一年,對大陸的對外關係或會有些負面影響,但國際政治中國家之間的利益與國際秩序的穩定,是結構性的、長期性的,雖可能因疫情有所調整,但不可能全面、徹底改變。兩岸關係作為國際秩序中的一小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已是1945年以來板上釘釘之事,不可能出現「尾巴搖狗」的情況,這恐怕要讓台獨份子挫折失望了。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朱駿
  • pages: 24
  • 標題: 修憲謀獨將引入叢林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