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莫斯科看俄烏衝突的發展│姜書益

從莫斯科看俄烏衝突的發展│姜書益

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軍事行動後,美國與歐盟實施了全面制裁,但並未出兵與俄國直接發生衝突。西方媒體強烈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動違反人道,惟對近年北約不斷東擴,美國在東歐步步進逼,威脅到俄羅斯的安全卻置若罔聞。這一場戰爭究竟會打多久,各方想達到的目的為何,是世人目前關注的焦點。

202203015825

北約東擴對俄造成威脅

2021年11月,普丁在俄國外交部一項重要會議上指出,俄羅斯一直以友好的態度與西方打交道,希望雙方取得共識,但結果卻令人失望;目前最令人頭痛的是北約東擴,而且北約的軍力日益接近俄邊境。普丁指出:「我們一再表示擔心西方跨越紅線,但令人不解的是,我們的北約對手似乎完全無視我們的警告。」

12月7日,普丁在與拜登的視訊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堅決反對北約東擴,並要求北約給予書面和法律保證,北約不可擴張到烏克蘭是俄羅斯的終極安全目標,也是戰略需求。普丁強調,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安全目標,但不能威脅到他國安全。他特別指出,不得在俄國邊境部署攻擊性武器,美國應將核武器從歐洲撤出,將北約範圍回復到1997年之前的狀況。

12月21日,俄國要求西方給予明確答覆,並表示如果西方持續進行挑釁行動,俄軍將被迫採取對應行動。普丁在國防部年終檢討會上明確表示:「我們已退無可退」。

烏衝突有其不可避免性

俄國觀察家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9年的「凡爾賽和約」,以及1945年的「雅爾達條約」,使戰勝國的利益得到平衡與尊重。然而,隨著1991年蘇聯解體,國際格局巨變,美國的權力、利益高於其他國家,成為世界獨霸;因此,西方國家根本不願意與俄羅斯討論北約東擴的問題。在此情況下,普丁只得選擇在另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或新秩序成形前,斷然採取軍事行動。

俄國觀察家認為,烏國政府一再強調俄羅斯的威脅,主要是想轉移民眾對政府施政的不滿。最近烏國疫情嚴重,經濟情況不佳,78億美元的外債必須歸還,連IMF都不願再給予協助,這些問題早已引起烏國民眾不滿。澤倫斯基想利用美俄之間的鬥爭,鞏固其個人的政治地位。

近年來烏國官方文件經常出現反俄言論,如2020年9月澤倫斯基簽署了「國家安全戰略法」,準備與北約進行「軍事一體化」,顯示加入北約的決心。烏國憲法更明白揭示俄羅斯是其對手。今年2月下旬,澤倫斯基就簽署了「在不發動動員的情況下,徵召後備軍人命令」,並宣布將抵抗外來侵略。

美國希望將俄困在烏克蘭

4月6日,美國聯邦參議院通過烏克蘭版的「租借法案」,讓拜登能更有效率地、無上限地提供烏克蘭武器和其他援助物資,這也代表華府並不希望俄烏戰爭早日結束。白宮發言人珍薩琪表示,拜登團隊及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上將均認為,俄烏衝突將會持續數年之久;她強調「俄烏衝突正進入長期鬥爭的新階段」,並謂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人道和經濟援助。事實上,自俄國發動軍事行動至今,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20億美元的援助,其中還包括提供新式反坦克和肩射導彈,也有前蘇聯的舊式武器。

美國不僅希望烏國恢復戰力,並想在烏西開闢一條運送武器的新路線;因此俄軍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阻止這些軍事援助進入烏國境內,此外就是消滅頓巴斯地區的烏軍和納粹分子。而對俄軍最不利的情況,則是「陷入與烏克蘭的長期衝突中」。

3月3日,俄國聯邦情報局(CBP)局長納雷什金表示,美國的目的在於拖延烏克蘭的戰事,使俄國長期陷入與烏國的衝突中不能脫身,最終使俄羅斯全面崩潰,屆時美國便可任意處理中東、歐亞和亞太問題,坐收漁人之利。

中國主張俄烏達成協議

俄國高級經濟學院關係研究所主任魯金表示,中國學者對俄烏問題廣泛討論,多半認為俄烏衝突是由於美國多年來的挑釁所致。他認為中國官方立場可從中國駐美大使秦剛3月15日在華府的刊文,以及習近平與拜登的對話作為代表,中國支持俄烏和平對話,但反對外國強迫中國對付俄國。中國的立場可概括為:(一)支持盡快結束俄烏戰爭,維持烏國領土完整;(二)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是美國和北約所挑起的;(三)莫斯科的反應過度,中國不能重蹈此路;(四)俄羅斯是中國關鍵性的合作夥伴,此次衝突的解決應滿足俄方的要求,但也不能排除烏克蘭的主張。

魯金認為,中國主張各國領土完整的原則未變,但烏克蘭問題與台灣問題不一樣,因為烏克蘭是一個獨立國家,而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外,中國清楚,美國和北約在解決了俄羅斯後會來收拾中國,因此希望俄羅斯能盡早與烏克蘭達成協議,結束戰爭。

俄烏戰爭產生深遠影響

俄國觀察家認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殊軍事行動,對歐亞政治發展已造成長期且深遠的影響。第一,俄烏傳統關係已完全破裂,烏國朝野對俄國的仇恨恐將難以磨滅。第二,歐俄關係短期內很難恢復,歐洲的制裁行動對俄國內政、經濟、社會產生極大傷害。第三,反俄立場將是歐洲未來的政治主調。第四,美國在俄烏衝突中贏得戰術上的勝利,並重新掌握歐洲,歐洲的自主性將大幅降低,但歐洲對俄國的制裁對其本身造成的傷害遠超過美國,這將使得歐洲人心裡不平衡。

其實,俄羅斯知道要贏得勝利並不簡單,但它希望達到弱化西方的長期目標。不過,即使西方國家弱化,被孤立的俄羅斯仍非西方的對手,因此它不得不轉向東方、南方和拉美地區國家建立關係,所幸目前除西方集團外,世界其他地區並不想切斷與俄羅斯的來往。當然對俄羅斯而言,保持良好的俄中關係尤其重要。

202203015826

烏克蘭可能一分為二

烏克蘭政治觀察家札吉若夫認為,在俄烏戰爭後,烏克蘭國家的結構會發生徹底改變,它將分為西部與東部兩個部分,歐盟及美國的影響力只能在烏西幾個省發揮作用,至於烏國中部與西部邊界的托米爾省、文尼查克省以東地區則將由俄羅斯控制。

他指出,目前雖無法了解俄國的看法,但這種一分無二最符合邏輯,也最容易實現,而且將烏克蘭分為兩個部分還能解決難民問題,這一點對歐盟極為重要。

因為只要烏東部分居民移動,俄羅斯即可達到使烏克蘭非軍事化和非納粹化的目的。

分析還指出,前不久頓巴斯地區盛傳,俄軍移動的方向是基輔以西的地區。這也難怪烏東地區戰火連天,但烏克蘭西部城市並無戰爭緊張跡象,這或許是因為美俄之間已達成默契,將烏西地區保留給西方。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烏國上議院不願接受任何投降條件,另外,即使澤倫斯基下令停火,烏國一些地方軍頭也不會接受其命令。分析家認為,未來烏克蘭西部領袖很可能是前總統波洛申科,因為他在烏西文尼查克省擁有很高的支持度。

結語

1989年蘇東劇變後,北約組織並未因蘇聯解體和華沙公約解散而告結束,反而先後接納東歐的前華約成員,完全無視俄羅斯的抗議和安全訴求,最後導致2008年俄國與喬治亞的戰爭,以及2014年的烏東衝突,不僅造成阿布哈茲、南奧賽梯事實上的獨立,間接促使俄羅斯與克里米亞合併。

近年來美國在東歐增加駐軍及導彈部署,北約更在黑海進行大規模軍演,英國軍艦甚至不顧警告硬闖俄國領海。難怪普丁會說「俄羅斯已退無可退」,並斷然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俄方最初以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為目標,但4月11日拉夫羅夫外長宣稱,「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是要終結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說明俄烏衝突已提升至俄美對抗的層次。

俄烏衝突已成為冷戰結束以來,國際格局的轉折點。普丁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徹底打破北約東擴的企圖,而烏克蘭若失去烏東地區及黑海沿岸,將成為一個內陸國家。中國大陸主張俄烏雙方以和平及相互尊重的方式解決爭端,但華府及北約卻希望俄羅斯長期陷在烏克蘭。

對俄羅斯的制裁,目前除了美國及其盟邦外,印度、中國、巴西及中東國家多持保留態度,況且歐盟內部對停止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問題仍意見分歧。美國在俄烏衝突雖贏得戰術上的勝利,重新掌握歐洲,但迫使印度、中國與俄羅斯越走越近,美國在戰略上是否將取得勝利,仍值得懷疑。

(作者係駐俄羅斯前副代表)

附加資訊

  • 作者: 姜書益
  • pages: 37
  • 標題: 從莫斯科看俄烏衝突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