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政治人物裹脅,台灣才不會每況愈下│紀欣

不受政治人物裹脅,台灣才不會每況愈下│紀欣

猶記得去年5.20前,台灣因缺水、缺電、缺疫苗、食安破功,民怨四起,連外媒都批評台灣防疫只是吹牛,嚇得剛連任滿周年的蔡英文不敢露面。

沒想到一年後,台灣每況愈下。去年5月全台單日至多300例確診,而依據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近日預測,4月底單日就要破萬了。陳要大家趕快去打第三劑,但BNT沒了,莫德納也即將缺貨,蔡政府重金買下的高端卻堆積如山、無人問津。陳表示「以篩檢代替隔離的方向確定」,但民眾卻買不到快篩試劑。陳說要大家「自主應變」,更被戲謔為「自生自滅」。

去年5月,大家還一心指望通過「反萊豬公投」,不讓美國萊豬進口,結果不僅投票日延至12月,蔡政府還刻意製造「反萊豬=反美」,讓該案破局。

去年5月大停電,今年3月初全台就開始陸續大規模停電。蔡政府堅不承認台灣缺電,當然更不以為「重啟核四案」被否決會導致缺電。而經濟部長王美花居然告訴大家:許多停電事故是因為動物意外碰觸,導致相關設備壞掉。

就在民眾才認知「公投不能綁大選」,中選會4月15日忽然發布新聞稿通告,立法院3月表決通過的18歲公民權修憲案的複決案,將於11月26日,與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同日舉行投票。中選會提出洋洋灑灑七大理由,包括選舉人至多領取五張選舉票、一張公投票,選務能量尚可承載負荷;如辦理兩次投票勢必影響企業人力調度;考量疫情,同日投票可避免兩次群聚活動等等。但這些理由,哪一項不是去年「公投綁大選」案的訴求?

民進黨素以公投為其神主牌,但因在2018年地方選舉「吃了公投的虧」,立即於次年修法讓「公投與大選脫鉤」;現又為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硬要中選會逕自宣布合併辦理。民進黨連修憲這種大事都可以不顧程序正義,顯然是吃定了在野黨及選民。果然有國民黨人說:民進黨不該「雙標、前後矛盾」,就立即被批成「國民黨自絕於青年參政」。可以想見,11月若修憲案不過,民進黨必將歸咎於國民黨「無心修憲」,若修憲案過關,民進黨不僅可坐收青年選票,還會把它宣揚為:台灣人民又走上自決的一大步。

4月21日,為替陳水扁脫罪,民進黨團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查國務機要費除罪化的「會計法」相關條文時,居然不顧在野黨反對,在15鐘內強行以人數優勢表決通過將爭議極大的全案送出委員會。如此鴨霸令人嘆為觀止!

無庸置疑,民進黨愈來愈傲慢、獨斷獨行,而台灣則每況愈下。但民進黨何敢如此?在野黨又何以未盡監督制衡之責?恐怕都與台灣社會長期以來走不出統獨迷思有關。

不過,隨著俄烏戰事的發展,台灣每個人都體會出戰爭有多無情,也有愈來愈多人認清:即使台灣甘為美國「制中」的棋子,即使美台關係「堅若磐石」,即使台灣買再多的先進武器,在台海有事時,美國不會出一兵一卒,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也因此,要想台海和平穩定發展,生活不會每況愈下,唯有改善兩岸關係一途。

附加資訊

  • 作者: 紀欣
  • pages: 1
  • 標題: 不受政治人物裹脅,台灣才不會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