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應以「國內循環」為主體│戴肇洋

中國經濟應以「國內循環」為主體│戴肇洋

大陸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其經濟已從第一季度GDP同比的-6.8%,快速復甦為第二季度GDP同比的3.2%,呈現「深度V型」反彈徵兆,預估下半年度經濟將會逐漸邁入常態成長格局;此外,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7月為51.1,較6月提高0.2個百分點,也呈現微幅擴張現象。由此顯示,中國經濟的復甦趨勢,並未受到長江流域洪水肆虐,以及部分城市疫情復燃的影響。

2020850923

無獨有偶,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GDP成長數據的13個先進經濟體和中國新興經濟體的資料顯示,其第二季度GDP平均季減9.6%。不過,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中國在個別經濟體的成長比較中,以GDP季增11.5%的亮麗表現位居首位,為全球受到疫情衝擊下,領先復甦的經濟體。

初見「V型」反彈徵兆

中國經濟在既有基礎上,初見「深度V型」反彈徵兆,同時逐漸回歸常態成長格局,此對全球經濟前景而言,無疑帶來了令人振奮的訊息;尤其,全球許多與大陸產業關聯極為密切的製造業供應體系可以重啟動能,服務業交易活動也可以轉為活絡。不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極短時間內蔓延擴散,不僅是人類經濟歷史、或發展經驗前所未見的「非典型」經濟災難,而且是傳統經濟理論與政策無法因應的「多發性」經濟危機。

由於目前全球各國經濟呈現高度連動關聯,任何國家在自保、阻隔傳染的考量下,若彼此交通、運輸無法完全解封,則全球經濟活動不易回歸常態,這必然會影響經濟復甦。亦即此次疫情對全球產業體系的割裂,以及對全球市場需求的壓制,讓全球各國都將面對經濟動能滯緩、市場需求萎縮的衝擊。因此,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各國若要持續經濟成長或發揮潛力,則將在相當程度上必須以內需成長來替代外需成長。

面對此一嚴苛的環境,未來除非疫苗完成開發,同時進行量化生產,協助各國能夠有效控制或消滅疫情,否則全球經濟包括中國經濟在內,雖初見反彈徵兆,但卻又可能呈現一種不穩定、不確定的復甦現象,或將是一個W、抑或是多個W的「波浪」型態成長模式。也就是說,未來中國經濟未必能夠順利重演12年前全球金融風暴期間,透過4兆人民幣財政政策,配合量化寬鬆政策,以支撐經濟持續保持8%以上的高度成長格局。

經濟成長面對嚴苛挑戰

其實,近年來中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正在持續下降,加上中國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難以再呈全球金融風暴後達到五成的現象,此將使得未來中國經濟成長的動能,愈來愈多必須來自國內的需求。依據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7月30日會議上特別指出,目前中國經濟面對百年以來所未有的轉變,必須形塑以「國內循環」為主體,其實已經反映未來內部需求將會逐漸替代外部需求,以作為促進中國經濟持續成長的核心動能。

因此,中國在面對疫情嚴重衝擊經濟成長的同時,沒有重蹈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後,尤其是在GDP規模超德越日之下,為促進全球經濟的復甦,願意以「經濟大國」的格局,採取極度擴張政策,導致資產快速泡沫與資源過度浪費的覆轍。這些從此次在促進經濟復甦的政策選擇中可以發現,除了在貨幣政策上,沒有採取大水漫灌模式之外,財政政策更調整為可以加速產業升級轉型的扶助補貼。

開放是國內循環的真諦

很顯然地,中國推動「國內循環」政策的真諦是「開放」,其目的是在透過保護智慧產權、改善營商環境、減少市場准入門檻限制,藉此吸引跨國產業鏈結留置中國,進而拓展內需消費市場潛力,讓「國內循環」政策成為持續經濟成長的動能。這些從此次「十四五」規劃的計畫綱要及重點內容可以發現其端倪,包括選擇:5G、大數據、特高壓、人工智能(AI)、工業互聯網、城際軌道交通等新基礎建設,替代過去以「鐵路、公路、機場」為主的傳統型基礎建設。

展望未來,檢視已有40年改革開放經驗的中國經濟,我們將可拭目以待在其經濟體規模僅次於美國經濟體,位居全球第二,以及在國際產業分類上一應俱全的完整產業體系,傲視全球的「自體循環」等能力條件下,自我完成「國內循環」。

綜合言之,面對中美對立及疫情夾擊,如何將內需的規模擴大轉強,是今後促進中國經濟持續成長的核心任務。然而,要達成此一任務,在過程中,除了必須加強穩定就業力度、縮短貧富差距,落實小康社會之外,更需要加速優化內需產品及服務內涵,讓中國內需供給全面升級,藉以減少外部負面因素衝擊,並充分掌握經濟自主,以達成「國內循環」政策的真諦。

(作者係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附加資訊

  • 作者: 戴肇洋
  • pages: 54
  • 標題: 中國經濟應以「國內循環」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