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就算逃得過「近憂」,也躲不掉「遠慮」│紀欣

台灣就算逃得過「近憂」,也躲不掉「遠慮」│紀欣

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來台至今,大陸不僅派出數十架軍機繞台,並鄭重宣示「不存在所謂海峽中線」,引發台灣社會熱議:台海是否真已面臨「兵凶戰危」?不過,除此「近憂」外,台灣其實還有不少「遠慮」。

首先,啟動修憲工程後患無窮。立法院在9月18日開議前,已成立修憲委員會。媒體報導,目前有10項憲法增修條文的修正草案,以及一項憲法本文的修正草案,主要內容為「18歲公民權」、「廢除考監兩院」、「擴充憲法人權」等。立法院院長游錫堃已表示支持修憲複決綁2022年選舉。

依筆者了解,如有草案涉及刪改增修條文前言「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或本文第四條「固有疆域」,都將觸犯《反分裂國家法》,後果不堪設想。不過,「降低修憲門檻」案也不可小覷,因為一旦修憲門檻從現行立委四分之三通過,降至三分之二,或甚至降為一半,再把公民複決門檻改成公民總額半數以上投票,相對多數即可通過,那民進黨之後就可一黨修憲,或把修憲當作籌碼伺機而動,成為兩岸關係的一顆不定時炸彈。

其次,在野的國民黨難以制衡民進黨。國民黨強力反對有毒美豬進口,但放棄了自己的歷史傳承,進一步淡化「一中」,幻想「和陸親美」,也不反對軍購案,令人質疑其存在價值為何。尤其,國民黨立院黨團召集人不顧黨內智庫所做的民調結果,也不採納藍營學者的「基於憲法的穩定性,不宜草率、貿然修憲」建議,堅持修憲,甚至還妄想在「廢除考監兩院」案握有主導權,令人匪夷所思。更令人憂心的是,少了最大在野黨的制衡,貪腐、墮落已失控的民進黨,將把台灣帶向何方?

再者,台灣社會改革力量大不如前。從最近幾起社會事件可知,一向標榜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改革運動已蕩然無存。

一是蔡英文宣布進口含瘦肉精的美豬,引起社會一片譁然,但比較馬英九執政時期進口美牛,曾遭上百個民間團體強烈抵制,現在卻只有消基會、主婦聯盟兩個團體出面指責「民進黨不該犧牲民眾健康權益,換取政治利益」。

二是總統府前發言人丁允恭遭踢爆渣男,公然上演「權勢性侵」,引發全民討伐,但民進黨婦女部、自稱「女權鬥士」的范雲、賴品妤等綠營女立委,以及婦運團體卻始終保持沉默,遭網民大罵「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

其三,勞保年改傳出勞退月領金額可能大砍三成,儘管勞動部發聲明澄清還在研議,但900萬勞工無不擔心受怕,卻沒有勞團出面抗議。這不是因為所有勞工都被蔡英文的「勞工是心裡最軟的一塊」騙了,而是工運分子大多已被民進黨收編,無心帶領勞工走上街頭抗爭了。

以上三例說明,台灣在黨外時代崛起的各種社會改革運動,已因藍綠對立、統獨矛盾「顏色化」了,他們在國民黨執政時期蓬勃發展,到了民進黨執政就自動消聲匿跡。這豈是人民之福?

綜上可知,兩岸關係若不快速改善、台海問題若不獲得徹底解決,台灣就算過得了今天,也過不了明天。這是台灣人民要的嗎?

附加資訊

  • 作者: 紀欣
  • pages: 1
  • 標題: 台灣就算逃得過「近憂」,也躲不掉「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