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日復台看謝東閔歸返│謝孟雄

從抗日復台看謝東閔歸返│謝孟雄

值此光復節75周年紀念日,有感於先父謝東閔一生為台灣的光復貢獻力量,尤其50年前他在省主席任內提出的「小康計畫」施政目標,恰與〈禮運大同篇〉之精髓不謀而合,期以建設均富社會,至今國人仍念茲在茲。有人問東閔先生為何於19歲時隻身離台赴祖國求學?他說:「台灣沒有光復,誓不返台灣。」

20218724

早年抗日,欣見光復

東閔先生出生於二水農家,中學求學於台中一中,因不滿日人統治,奴隸教育,羞辱台灣人為「豬仔」、「亡國奴」,以19歲之齡憤而隻身由日本轉赴上海,語言不通,人地生疏,終於考入蘇州大學(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學系就讀。一年後家道中落,無法接濟,再轉赴革命基地廣州中山大學法學院改讀政治系,並於四年級加入國民黨。之後抗戰軍興,自廣州避居香港,1941年香港淪陷於日寇,再返廣州、肇慶、柳州、桂林、福建漳州,追隨翁俊明醫師,組織台灣省黨部。

1945年5月,東閔先生以台灣唯一代表參加國民黨重慶五中全會,親見蔣總裁,被告知台灣將光復,並在中央廣播電台以閩南語,向台灣同胞廣播。

1945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脫離日人50年的統治,重返祖國的懷抱。當時台胞600萬人結束日本統治,親炙中華文化的薰陶,其情其境真非筆墨所能形容。但戰時台灣曾歷經美軍轟炸,高雄、東港、基隆等地幾成廢墟。因而戰後農業亟待恢復,百業重振成為當務之急。

為民喉舌,反映民意

1949年國府遷台,先總統蔣公實行耕者有其田的三七五減租,平均地權使地主轉行為企業主,成為初期台灣輕工業的雛形。

東閔先生在光復後首任高雄縣長,後接任民政處副處長、教育廳副廳長等職務,繼任台灣省政府秘書長,協助嚴家淦省主席,奉旨將台灣省政府遷建於南投,即後來的「中興新村」。

省政府遷往中部有兩個目的:一是機關遷往中部達到平衡南北及銜接之便;二是分散機構過於集中北部的風險。同時台灣省議會亦遷往中興新村附近的「草屯」,此為東閔先生的第二階段。

1956年起,東閔先生當選省議員、副議長、議長,先後15年為民喉舌,反映民意,奠定台灣地方自治的民主基礎。

兩個時代,一個感想

1949年遷台以來,政府勵精圖治,建設台灣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但在國際外交方面,仍然困難重重。1967年,日本首相佐藤榮作邀請國防部長蔣經國訪日,隨員有謝東閔、蔣彥士、沈琦等20位,受到日方隆重接待,包括晉見日皇裕仁長達57分鐘。東閔先生在《歸返》書中有如下述說:「二度見裕仁天皇有著世事變異的感觸。」

早在1923年,東閔先生就讀台中一中二年級,4月19日下午第一次看到裕仁,那時其父大正天皇臥病在床,由他攝政,稱為「攝政宮皇太子」,特地到台灣巡視。那時台中市的6所中學學生集合在台中一中操場,排列整齊,高唱日本國歌歡迎他。裕仁站在一中2樓走廊上,觀望一陣子便離去,東閔先生遙望的僅是裕仁的身影。裕仁通過的街道,門窗緊閉,商店休業,猶如我國古代專制帝王一般。

想不到44年後,東閔先生以蔣部長隨員身分,在皇宮和裕仁面對面談話。這44年中世局變化太大,東閔先生和台灣的中國人再也不是日本殖民地統治下的子民,他是以中華民國國民的身分去訪問,和裕仁見面的。

在蔣部長的隨員中,東閔先生是唯一經歷兩個不同時代的人。一個是受日本帝國主義奴役統治的時代,一個是台灣重歸祖國,國民享受獨立、民主、自由、平等繁榮的新時代。全體中國人對日長期抗戰,犧牲無數生命財產才贏得最後勝利,寶島台灣方能重見天日,擺脫異族的奴役統治,過著幸福自由的生活。

小康計畫,十大建設

1972年,行政院長蔣經國組閣,特任東閔先生為台灣省主席,成為遷台以來首位文人主政的省主席,也是首位台籍的省主席。台灣雖經20多年的勵精圖治,國民仍屬低收入,因此,東閔先生施政目標首要在「消滅貧窮」,建立均富社會。當記者問到如何消滅貧窮?東閔先生說,孫中山先生已經給了很好的答案:「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當年全省貧戶高達39萬人,「小康計畫」施行6年後,減為12,000人。

小康計畫的終極目標就是達到大同的理想世界。10年前我多次訪問大陸各省,當時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正大力推動「小康社會」,和台灣早年的「小康計畫」十分相似。尤其安徽省政府最為積極,過去10年間,每年派人到台灣參訪,每次都超過30人,全由實踐大學安排參觀實習,從未間斷。

小康計畫的主要內容:(1)擴大收容老弱殘障孤苦無依的民眾,(2)輔導生產就業,(3)興建平價住宅,(4)成立仁愛專戶、仁愛工作隊。

由省政府協調社會處、衛生處、農林廳、水利局、民政廳、交通處、警備處等省政府一級單位參加,分配相關業務,協調、檢討、改進、修正每月或每周會報,以發掘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和農復會的四健會合作,以及民間慈善團體合辦各種活動,也推廣到各級學校及家長會,以擴大影響力,成效立竿見影。

其他推行重點:如客廳是工廠;化雜草為牧草;農村社區重劃─草屯平林(地盡其利);山坡地綜合開發利用─苗栗造橋養牛、種植水果和牧草,八卦山觀光果園、觀光花市;創辦鹿港民俗文物館(物盡其用);公墓公園化─首在二水,推廣到全省,減少亂葬崗,墓園美化如公園;向髒亂噪音挑戰;民俗體育的重整─踢毽子、跳繩、陀螺、扯鈴、風箏等;推動花市花展;設立農村工業區,增加農民收益;設立南投水果酒廠。

1973年,蔣經國宣布政府興辦「十大建設」,其中由省政府執行者有四項:台中港興建、蘇澳港擴建、西部縱貫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新闢。隨著台中建港,也開啟東閔先生開發西部濱海區交通網的構想。

九死一生,享年94

1976年雙十節當天,王幸男以「郵包炸彈」炸斷了東閔先生的左手,經40天療養後,於11月20日回到中興新村,繼續主持省政。

1978年5月16日,東閔先生以941票當選副總統。任內建請成立「漢學文化園區」,地點希望設在台北市松菸工廠(今大巨蛋的位置);催生純中國式「石雕公園」(訪挪威奧斯陸有感)於觀音山。

1984年5月21日,東閔先生榮任總統府資政。卸下公職後,東閔先生退而不休,計畫以在省政時期推行「媽媽教室」、「婚姻教室」及《家庭讀本》既有的基礎上,持續推展「家政教育」以建立和樂家庭;致力辦理「推廣教育」以充實國民退休生活;在二水家鄉推動「無犯罪運動」,以建設安寧社會。

綜觀東閔先生一生,早年英勇抗日,後有機會建設台灣,他在每一個崗位上都積極為台灣同胞服務,其愛國愛鄉、認真任事的事蹟難以計算,令後輩欽佩、懷念不已,茲以為記。

(作者係實踐大學董事長、董氏基金會董事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謝孟雄
  • pages: 66
  • 標題: 從抗日復台看謝東閔歸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