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森簽署《上海公報》前因後果│花俊雄

尼克森簽署《上海公報》前因後果│花俊雄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森應中國總理周恩來之邀訪華,並於2月28日與周恩來在上海簽署了聯合公報(又稱《上海公報》),結束了兩國23年的對抗,中美兩國開始朝關係正常化方向發展。

2022030153 

尼克森就任前後對華態度

尼克森在政壇上素以冷戰鷹派著稱,新中國成立後,身為國會議員的他曾遊說杜魯門不要與中國建交。因此,他的訪華震驚了全世界,他在《回憶錄》中稱自己的訪華7天是「改變世界的一周」,其實他對中國態度的改變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代。

尼克森曾強調「1960年代由於中蘇關係破裂,以及戴高樂和阿登納等政治家的忠告,我對中國的看法已開始發生變化」,但迫於國內的政治壓力,他很少表露對華態度的改變。直到1967年10月,尼克森在《外交季刊》發表〈越南之後的亞洲〉(Asia After Viet Nam)文章,才提到同中國打通關係符合美國長期的戰略利益。他說只有中國改變,世界才能夠安全,我們必須誘導中國改變。

尼克森在獲得總統提名後,對華態度就變得更加明確。1968年9月他在接受專訪時稱:「我們必須不忘掉中國。…我們必須不只注意是否有變化,我們也必須尋求機會製造變化。」1969年1月20日,尼克森在就職演說中又說「我們尋求一個開放的世界—對各種思想開放,對物質及人員的交流開放。」2月1日,尼克森給了季辛吉一個備忘錄說「我國政府正在尋求與中國人和解的一切可能性」。

同年7月,尼克森開始其環球訪問,他向多國表達願意改善與中國的關係。8月1日,尼克森訪問與中國長期友好的巴基斯坦。他對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說:如果像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繼續處於孤立狀態,亞洲就不能向前進,隨後他請葉海亞汗設法將美國的政治意圖傳遞給中國。8月8日,羅傑斯國務卿在澳洲的演說中宣布,美國將歡迎中國在亞洲、太平洋事務上扮演重大角色。如果中共領導放棄他們內省式的「世界觀」,美國將「開啟溝通管道」。

1970年2月,尼克森在向國會提出第一份外交報告中指出:「中國人民是偉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們不應該繼續孤立於國際大家庭之外。…我們將採取力所能及的步驟,來改善與北京的關係。」10月初他在接受《時代》訪問時說:「如果說我在死以前有什麼事情想做的話,那就是到中國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們去。」10月26日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赴美訪問,在歡迎宴會祝酒時,尼克森第一次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

1971年2月25日,尼克森向國會提出第二份外交政策報告。他指出「在新的一年裡,我將認真研究可以進一步採取哪些措施,以廣泛創造中美兩國人民接觸的機會,以及我們怎樣消除擋在這些機會前面的不必要障礙。」4月14日,尼克森宣布結束中美之間的禁令,還下令放寬對新中國的貨幣和航運管制。7月6日,尼克森在堪薩斯城演說時指出:「中國的潛力極大,任何靈敏的外交政策都不能加以忽視或拒絕考慮。…因此我覺得本屆政府必須採取步驟,以結束中國孤立於國際大家庭之外的情況。」

由此可見,在1971年7月季辛吉作為秘使訪華之前,尼克森的對華態度已產生重大變化。尼克森敢於冒著政治風險做出改善中美關係的決定,是因他認為中國對美國不但不構成威脅,而且有充分理由成為朋友。

尼克森態度轉變的原因

促成尼克森對華態度轉變的因素,除了對中國歷史有認識,讓他瞭解到中華民族不具侵略性,對美國不構成威脅,中美兩國之間沒有根本利益的衝突外,最主要的是他對美國國家利益重新做了評估。他認為與中國展開關係對美國有利。

一、   可使美國從越南「體面地」撤軍。越戰不僅給美國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更造成了慘重的人員傷亡。1965年詹森總統下令對北越進行空中打擊,並且派遣更多軍隊到南越作戰。到1968年底,美國在越戰中陣亡人數已超過3萬人,平均每周犧牲300人,造成美國人反戰情緒高漲。尼克森就任總統後,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結束越戰。

二、美國之所以在越戰中越陷越深,除越南人民英勇抵抗外,還因為越南人民得到中國和蘇聯的經濟與軍事援助。因此,如美國能與中、蘇改善關係,將有助於從越南「體面地」撤軍。

三、1960、70 年代美國國力衰退,且陷入越戰泥潭,蘇聯在國際事務中顯露出咄咄逼人的態勢,西歐和日本迅速崛起,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多極化趨勢日益明顯。美國在與蘇聯的爭霸中逐漸處於不利的地位。美國逐漸認識到中國將在中美蘇三角關係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1969年3月爆發的珍寶島武裝衝突事件,使國際上盛行的「社會主義國家是鐵板一塊」消失了,這對尼克森對社會主義的看法產生影響。中國自主化傾向日益明顯,這為美國改善對華關係、以中抗蘇創造了條件。

四、中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美國若與中國實現關係正常化,無疑會給自己帶來經濟利益。雖然經濟不是美國對華採取主動行動的最主要目的,但它是尼克森政府調整對話政策的動因之一。尼克森曾明確指出:「即使沒有蘇聯的威脅,我們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建立新的關係也是絕對必要的。理由之一是,友好關係會帶來明顯的經濟和文化利益。」

五、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特別是在軍事領域更有突破性進展。1964年和1967年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先後試爆成功,大大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維護了中國的國家安全。但這也引起美國政府對國家安全的「擔憂」,從而加速了尼克森政府對華態度的轉變。尼克森1967年與法國總統戴高樂會談時指出:「10年後當中國在核武器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時,我們再做選擇將為時晚矣。」尼克森強調隨著中美關係的解凍,對抗的危險已大大減少,而且無論如何,不再會由於估計錯誤而產生這種危險。

2022030154

公報內容及後續影響

尼克森〈越南之後的亞洲〉的內容,讓毛澤東認為如尼克森上台,美國有可能會改變對華政策,毛叮囑周恩來閱讀該文,告訴他要注意美國的動向。北京對於尼克森的態度轉變有充分掌握,並給予積極回應,終於在雙方的努力下,促成了尼克森訪華,並簽署了《上海公報》。

該公報要點如下:(1)中美雙方承認兩國的社會制度和外交政策有著本質的區別。但雙方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侵犯別國、不干涉別國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國際爭端應在此基礎上予以解決,而不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2)中方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已歸還祖國;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別國無權干涉;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須從台灣撤走。美方聲明:美國認識到「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美國確認最終從台灣撤走其全部的軍隊和軍事設施。(3)雙方都希望減少國際軍事衝突的危險,任何一方都不應在亞太地區謀求霸權。(4)科學、技術、文化、體育和新聞等方面的聯繫和交流將會是互利的,各自承諾對進一步發展這種聯繫和交流提供便利。(5)平等互利的經濟關係符合兩國人民利益,並同意為逐步發展兩國貿易提供便利。(6)將通過不同管道保持接觸。

《上海公報》改變了世界格局。中美關係實現「破冰」後,中國很快迎來了建交高峰,英國、荷蘭與中國建立的外交關係上升為大使級;接著中國同希臘、日本、聯邦德國、澳洲等21國建交,連同1971年的16國,兩年之內就有37國與中國建交。《上海公報》也為1978年中美《建交公報》、1982年《八一七公報》奠定了基礎。

(作者係旅美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花俊雄
  • pages: 64
  • 標題: 尼克森簽署《上海公報》前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