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如何告乃翁│薛中鼎

家祭如何告乃翁│薛中鼎

陸游是南宋詩人。他於西元1127年出生在江南望族之家,在他出生前兩年發生了「靖康之變」。金兵攻入汴京擄走了徽、欽二帝,北宋宣告滅亡。

靖康之後,南宋朝廷初立,各地都有力主北伐,志在恢復中原的軍事人物積極採取行動。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相率中原豪傑,還我河山」的岳飛。

岳飛在1142年被害時,陸游已18歲。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陸游作為一個愛國的知識分子,他的政治立場就是力主北伐、統一中原,與岳飛一致。

後來,陸游在主戰派將領,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中襄理軍務。其軍旅生涯時間不長,但為他的作品注入了有力的軍旅元素。

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時代背景與生活歷練,奠定了他的詩詞作品風格。我們來欣賞他的一首代表作《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歷史總是以不同的形式重新出現在時代舞臺。陸游的這首《訴衷情》,讓我想到父祖年代的一些老將軍,譬如白崇禧、薛岳、胡璉等。他們在對日戰爭中都立下過赫赫戰功,後隨著蔣介石撤退台灣,確實是「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最後也難免於「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的宿命。這首詞道盡他們的辛酸。此處「天山」指的是中原故土,「滄州」指的是滄海之嶼了。

陸游的詩文作品很多,是中國歷史詩文存傳最多的詩人之一。他在85嵗高齡臨終前,寫下這首著名的《示兒》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陸游認為生死有命,萬事俱空,唯一的遺憾是在有生之年沒能見到統一。他希望他的子孫在統一、河清海晏之際,不要忘記在家祭時,告訴他一聲。

在我還少不更事的時候,陸游這首詩就應該深深引起當年一些老將軍,如閻錫山、白崇禧等臨終前的心靈共鳴。隨著年齡漸長,我的一些老友如李在中、王曉波、毛鑄倫等,也都在「但悲不見九州同」的遺憾下溘然長逝了。我相信,他們都有類似陸游「家祭毋忘告乃翁」的遺願。

陸游於1210年逝世。66年之後的1276年,忽必烈的蒙古鐵騎攻入南宋首都臨安,宋恭帝奉上傳國玉璽投降,元朝成為全國性政權。三年後,崖山(今廣東新會)之戰,南宋最後的海軍力量被徹底殲滅,丞相陸秀夫背負8嵗小皇帝帝昺跳海而死,南宋完全終結,被蒙古元朝所取代。此時距陸游逝世,有69年。

據說,陸游的孫輩後人,在南宋終結後,進行家祭,深有感慨,焚香祝禱,悲從中來,留下了兩句話:「如今已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台灣的統獨紛爭糾結已久,兩岸是否統一,如何統一,乃至於中美是否終將一戰,台灣是否會經歷戰火浩劫,都是變數。我們這一代終將逐漸凋零,難免有「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感慨。我們的後輩若干年後,在一個歷史新局下,是否也會焚香祝禱,面臨「家祭如何告乃翁」的尷尬處境?

(作者係自由評論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薛中鼎
  • pages: 81
  • 標題: 家祭如何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