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東集團事件觀察台商挑戰│戴肇洋

從遠東集團事件觀察台商挑戰│戴肇洋

最近兩岸台商之間最受矚目的事,莫過遠東集團對中國大陸的投資事業因環保及土地利用違規,而遭到中國補稅、罰款20億元。事件爆發後,遠東集團投書媒體表示:反對台獨,力挺「九二共識」,希望藉此止血。

202210145

雖然台灣各界不斷臆測是因政治糾葛而捲入漩渦,亦即與稍早之前中國政府警告:絕不允許台商將其在中國所取得的利益提供給「台獨頑固份子」聲明有所關聯,甚至解讀此一事件,未來將會加速台商投資「去中國化」,但在此同時,我們反而需要觀察大陸是否可能藉此加速產業「去台灣化」。

回顧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之後,台商在大陸的吸力和台灣的推力共同作用下,絡繹不絕前往投資,兩岸產業在國際分工上,不但形成互補、互利格局,而且存在不對稱和不均衡現象。雖在此一期間中,歷經台灣政權輪替與中國換代接班,但兩岸產業卻透過交流合作進行生產要素流動,帶動台灣投資大舉朝向大陸,大陸進而成為最大出口地區,在長期享受巨額貿易順差下,讓台灣的產業不斷提高對大陸的依賴。

台商從投資業延至服務業

再者,隨著大陸經濟高度成長、所得不斷提高、消費大幅增加,在帶動內需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再度吸引台商在投資大陸的布局上,從製造業項目延伸至服務業領域,將核心聚焦於正在蓄勢待發的內需市場拓展;特別是此一期間所累積增加的5億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潛力,無形中,讓台商的投資更進一步形塑對大陸的傾斜整合。

這些現象,我們先從台商前往大陸投資所延伸的貿易效果加以觀察。依據財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對中國大陸(包括香港)的出口貿易金額,從1992年的155億美元、2000年359億美元、2008年999億美元,大幅成長至2020年的1,515億美元、占該年出口貿易的43.8%。再者,此一期間台灣對中國大陸(包括香港)的貿易順差,則從1992年的130億美元、2000年274億美元、2008年671億美元,快速增加至2020年的913億美元。

此外,再從另一重要指標的變化進行比較。依據金管會最新資料統計顯示,目前台灣1,629家上市上櫃公司中,已前往中國投資的公司共計1,196家、占上市上櫃公司家數比重的73.42%,累積投資金額達到新台幣2兆5,183億元。至於投資損益方面,2021年上半年度這些公司盈餘共計新台幣2,430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的1,543億元增加887億元,更創下近十年來最高的盈餘紀錄。

兩岸產業逐漸成競爭格局

不過,此一期間中國大陸產業科技在政策積極扶植及引進外資的協助下,大幅提高了水準與生根發展,兩岸產業結構差異逐漸縮小,使得台商從早期利用大陸土地與勞動成本低廉,經加工製造後出口至其他國家形成的「垂直投資」模式,調整為近期透過資源配置與科技導向形成的「水平投資」模式,進而促進兩岸從「產業內分工」互補型態,轉型為「產業內產品分工」競爭格局,無形中也增加了台商的投資風險。

目前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特定產業,包括:晶圓科技、資通產品、化工材料與研發人才等領域仍存在強烈需求,但中美兩國貿易爭端爆發後,隨著雙方從「關稅戰」進一步延伸至「科技戰」,以及考量近年來台灣在政、經策略布局上,因日益傾斜美國,而逐漸不再認為台商是可信賴、可依靠的供應鏈夥伴,甚至大幅減少台商訂單,或併購台廠,轉為扶植大陸重要產業的在地廠商發展,藉此在供應鏈中取代台商扮演的角色。

202210146

正視中國產業「去台灣化」

另一方面,更值得我們擔憂的是,由於中美貿易爭端持續延燒,在美國如火如荼推動「去中國化」政策,加速脫鉤中國重組供應鏈的影響下,為免重要關鍵科技受制於人,大陸除了積極因應「去美國化」威脅外,正在致力建立自主供應鏈,甚至可能進一步延伸「去台灣化」,此對台商無疑是一大挑戰。

面對近年大陸產業科技不斷升級,若要兩岸進行比較,顯然台灣產業難以擺脫大陸市場、大陸產業則需要台灣高端科技電子產品。換言之,與其陷入彼此「依賴」的糾葛,不如從兩岸貿易產品的趨勢進行分析,亦即台灣部分產業雖短期內具有領先優勢,但必須超前部署,否則難以因應近年中國大陸實現科技自主,以及其所衍生的進口替代競爭。

很顯然地,遠東事件除提供台商體會中國大陸歷經40餘年經濟高度成長的結果,不論是人力、土地等資源,或環境、法規等條件,並非再如過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是必須因應環境改變、與時俱進創新。尤其在中國大陸經濟結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下,台商在經營策略調整的過程中,更需要透過過去所累積的經驗,融入科技或創新元素,減少浪費、缺乏效率的生產,同時以自己的供應鏈優勢,更進一步連結在地企業的資源,參與中國大陸最新的自建供應鏈,共同合作開發更具有特色的經營模式,才能建立生存發展的利基。

 (作者係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附加資訊

  • 作者: 戴肇洋
  • pages: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