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在野陣營可在南台灣翻轉│馮國豪

2024在野陣營可在南台灣翻轉│馮國豪

藍營在九合一選舉大勝後,又連續贏得嘉義市長與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不僅聲勢大漲,更希望一鼓作氣重返執政。反觀執政黨在敗選後雖有檢討,但卻沒有具體作為,被視為「戰犯」的人遲遲不肯下台或道歉,期間又連續爆發台南市議會議長選舉賄選案、新竹市立棒球場工程爭議、光電利益疑雲等等,執政黨聲勢看來還未完全止跌。

2020年大選由於民進黨販售「芒果乾」成功,加上韓國瑜未能擺脫「落跑市長」的爭議,不僅蔡英文以817萬票勝選,在立委方面,彰化以南藍營也全軍覆沒,從此濁水溪以南沒有藍營的區域立委。

南台灣可贏回立委席次

筆者認為,2024年藍營有機會在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甚至屏東縣區域立委贏得部分席次,原因分述如下。

第一,民進黨執政失敗。民進黨政府執政7年,民眾早就對內政不滿,包括物價上漲、經濟停滯、房屋價格飆漲等,民眾在生活上感受不到有變好,雖說是疫情造成部分成因,但當局防疫失誤,包括擋疫苗、支持特定疫苗、不讓快篩進口、遲遲不降低確診標準等。疫情期間,民進黨公權力過分擴張,甚至曾提出「數位中介法」,更引起箝制言論自由的爭議。前兩年大陸為了與美國對抗,增加半導體及電子半成品的庫存,台灣對大陸順差擴大,但2022年下半年開始,兩岸貿易趨緩,台灣經濟成長也趨緩,11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2分,較10月一口氣慘跌了6分,代表景氣趨緩的黃藍燈也落入景氣低迷的藍燈。

第二,台海風險升高。2016年民進黨再度執政後,公然利用公權力逐步推動各項實質台獨的政策,一方面對美國一面倒,美國則趁機對台予取予求,例如意圖以「台灣政策法」等,長臂介入台灣的內政;另方面不斷挑釁大陸,結果7年內丟掉8個邦交國,兩岸關係陷入空前惡化、兵凶戰危。賴清德雖提出「和平保台」口號,卻沒有任何緩和兩岸緊張的作為。

第三,弊端叢生。從高端疫苗採購的爭議,中油採購弊案、太陽能光電的龐大利益,到日前新竹市立棒球場填土弊端、桃園土地開發利益糾葛,民進黨執政7年來,「勤政、清廉、愛鄉土」的形象徹底被打破,引發民眾的反感。

第四,黑金橫行。民進黨袒護黑幫,已成為蔡英文執政下不可抹滅的烙印。過去幾年,國人被誘騙到柬埔寨、緬甸,甚至在台灣本地,淪為豬仔人囚;而英系核心幹部及警界高層竟然與黑道及洗錢集團、柬埔寨犯罪集團有密切關係;台南市88槍案還沒破案,但正副議長選舉卻黑影幢幢,證明民進黨已然黑金化。

第五,派系傾軋。民進黨敗選後黨內檢討之聲四起,其中立委何志偉就指出,「黑道、殺人犯直接進入陳時中競選團隊的決策圈,難怪選情會核爆」,並且點名洪耀福、黃承國、洪耀南等人。可見黨內派系鬥爭劇烈。

第六,傲慢專橫。前警政署長陳家欽之前申請提早退休後透露,離職是因為內政部長徐國勇介入警政人事。徐部長反駁說:「權力本來就是我的,有什麼好喬的?」民進黨官員的囂張跋扈,民眾都看在眼裡。

第七,網軍側翼引發反感。蔡英文縱容民進黨一手打造網軍,連綠營同志都看不下去,民進黨立委林淑芬選後發文抨擊,民主體制本該監督政府,卻透過網軍出征民代,「民主的核心,制衡的功能蕩然無存」。綠營民代尚且深惡痛絕,何況一般民眾?

第八,人心思變。民進黨的倒行逆施且施政無能,已逐漸引發民眾反感。過去長期支持民進黨的台南市北門地區、屏東縣的恆春鎮選民,在九合一選舉中逐一翻盤,而國民黨在高雄左營楠梓地區推出的五名議員候選人,竟全數當選。

綠營支持者未必在2024大選轉向,但不會再積極動員,或可能放棄投票,而這些都可能是在野陣營翻轉的契機。

在野陣營須克服幾項困難

第一,在野陣營分裂。國民黨、民眾黨均知,若藍、白在野陣營無法合作,要打敗民進黨不容易,但各有各的盤算。新科立委王鴻薇就丟出2024藍營民調應納入郭台銘和柯文哲,但隨即被黨內人士及柯文哲潑冷水。

第二,利益誘惑。在縣市正副議長選舉中,不少國民黨議員因各種利益而跑票,以致造成高雄市、台南市、基隆市,原本國民黨有機會拉下民進黨的地方都紛紛落馬,2024大選面對執政黨龐大的利益誘惑,非綠陣營能否抗拒也是關鍵。

第三,兩岸論述不足。2022年是地方選舉,兩岸問題不是重點,但2024年大選,兩岸關係將是重中之重,但截至目前為止,國民黨對「九二共識」仍搖擺不定,也無法提出能為民眾所接受的新論述,在賴清德提出「和平保台」後,在野陣營的兩岸論述更不能拖了。

第四,缺乏人才戰將。面對2024年立委選戰,目前國民黨在檯面上的都是老面孔,南部民眾對這些征戰多年卻無力挑戰民進黨的政治人物是否仍有興趣?國民黨若提不出有能力勝選的新面孔,恐怕又會再次受挫。

對在野陣營提出幾點建議

因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供在野陣營參考。

第一,建立在野溝通平台。筆者認為,非綠陣營在過年期間,就應該積極推動在野溝通平台,針對各項與執政黨攻防議題尋找合作空間,取得共識後可作為共同政策,一致對抗執政黨。

第二,擱置爭議。兩岸問題在野陣營也有不同意見,要短時間磨合建立共識實在不容易,因此建議採「先易後難」的作法,先從容易達成共識的議題切入,再尋求建立共同合作契機。

第三,關注民生議題。目前台灣民眾最關心的就是民生問題,例如如何降低物價上漲趨勢,如何提高青年就業率,如何提高實質薪資,如何提振傳統產業及旅遊餐飲業等,在野陣營可以從這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著手。

第四,分享人才與權力。藍白陣營都有不少優秀人才,可先尋求合作,例如在國民黨具優勢的立委選區讓其持續經營,在國民黨著墨不深的區域或可禮讓民眾黨經營。以屏東為例,這次縣長選舉以些微票數落敗的蘇清泉,就應該持續經營屏北地區,而屏南地區或許可交給民眾黨,或在反對民進黨的陣營中尋找在地人才,創造翻轉民進黨長期執政的企機。

(作者係崑山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馮國豪
  • pages: 16
  • 標題: 2024在野陣營可在南台灣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