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習拜會」後的中美博弈│汪榮祖

G20「習拜會」後的中美博弈│汪榮祖

G20原來是由七大經濟國(G7)組成的團體,都是西方發達國家,後來有不少新興國家加入,擴大為20個主要經濟體的高峰會。2022年G20由印尼主辦,印尼總統維多多(Joko Widodo)力主中立,邀請所有會員國參與。沒料到美國總統拜登急與習近平見面,G20好像變成了G2。11月14日「習拜會」後,與會的多國元首都搶著與習近平會晤。習無疑成為2022年G20的主角,這同時透露出中美博弈的玄機。

2022030158408325

習近平成為G20的主角

拜登急著想與習近平面見,但北京因幾次視訊會議後華府言而無信,對中美元首會議並不熱衷,到最後才答應見拜登。拜登何以急著想見習近平?拜登稱,習是他的舊識,視訊代替不了面晤,並要祝賀習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美兩個大國有責任保持各層級之間的坦誠對話。

話說得冠冕堂皇,但不言而喻的是,因裴洛西竄訪台灣後,北京的反應強烈,展示了圍島、封鎖、武統的實力,而且斷然切斷中美之間聯繫管道。華府說北京反應過度,可見未料北京反應之強烈。拜登急著見習近平,就是想要恢復接觸,緩和突發的緊張關係,以免直線下垂,不可收拾。但拜登打壓中國之心未死,只是想恢復溝通管道,因仍有需要中國合作之處,維持護欄不垮,不過是緩兵之計而已。

然而,習近平藉此機會就全球重大戰略議題表態,說中國的戰略光明磊落,目的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並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在外交上,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政策,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以對話協商解決爭端,拓展全球的夥伴關係。換言之,中國並無意與美國爭霸,意在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確保中美關係的穩健發展,不至於相撞。但被意識形態矇蔽的美國,一心要打壓中國,哪裡聽得進去?

習近平也明言,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含意明確,切望美方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承諾。拜登回答:希望台海和平,不支持台獨,也不支持兩中、一中一台,並無意遏制中國,更不想發生衝突。拜登老話重說,看來只是應付,恐怕難以落到實處,至於說:中國的穩定發展符合美國和世界的利益,尊重中國的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促盟邦反華更是有口無心,虛偽性極為濃厚。拜登只想要恢復對話,所以還要派國務卿布林肯於開年1月趨訪北京。

「習拜會」引發與會諸國領導人爭相要與習會晤。與G20約略同時召開的還有東協峰會、東亞峰會、APEC,習近平身與其間,峰會接二連三,忙得不亦樂乎,就連老美親近盟友也無不主動要見習近平,美國孤立中國的圖謀豈非虛有其表?

拜登連橫抗中力不從心

美國視中國為全方面的挑戰,名為競爭,實在打壓,不欲中國崛起。從歐巴馬開始就有美國重返亞洲的遏華戰略,川普繼任變本加厲開打貿易戰,拜登上任到處呼朋喚侶,拉攏歐盟,阻斷中歐貿易協定,在科技上猛掐中國的脖子,仍然絆不倒中國,於是又召集東南亞、南太平洋、中南美、非洲等國元首,到華府教唆反華,但不脫教師爺的口吻,而且只有口惠幾無實至。與後院的拉丁峰會,由於獨斷獨行,鬧得尷尬難堪。

更未料到「習拜會」前,德國總理蕭茲毅然訪華,雖僅短短一天卻收穫滿滿。接著又有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訪華。美國又觸怒法國,通過《通貨膨脹降低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以保護主義傷及歐洲的利益。法國的馬克宏興師問罪,拜登以軍禮與盛宴來唬弄馬,但最近馬已提出對抗法案,如果歐美貿易戰開打,不知是何光景?在在顯示華府的歐陸盟邦越來越離心離德,無他,各國有自己的利益考量,更何況美國為了打壓中國,不惜犧牲盟邦的利益。盟邦驀然回首,頓感在中美之間選邊之無謂,要跟著美國與中國脫鉤、斷鏈,根本違反市場經濟的原則,破壞國際貿易的規則,損人害己。在經濟上更是自殘的行為,因為中國是大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最大的市場。拜登想要糾眾群毆中國怎能得逞?

習近平中東行成果豐碩

習近平在東亞接待各國領袖,席不暇暖之餘,又應邀作中東三日之行。習在沙特(又稱沙烏地阿拉伯)得到最高規格的接待並非偶然,沙特於2016年就提出「2030願景」,想要成為伊斯蘭世界的心臟、投資強國,以及亞、歐、非三大洲的樞紐。欲圓此願景,中國最有能力在新能源、基建、與5G等數位經濟上助沙特一臂之力。更不必說,中國已是沙特石油最大的買主。中沙關係密切可見之於沙特有意加入上合組織與金磚組織。

習近平除出席中沙高峰會之外,另有中國與阿拉伯聯盟,以及海灣六國的高峰會,與各領導人單獨會談。一舉三高峰不僅行禮如儀,成果更豐碩。沙特的薩勒曼國王盛大接待習後,雙方首次簽署了《中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沙國參與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阿雙方發表了《中阿峰會利雅德宣言》,同意建構中國倡議的新時代命運共同體,推進持續發展、糧食保障、能源安全、文明對話、安全穩定等「八大共同行動」。「中海峰會」則決定在能源、金融投資、科技創新(包括5G和6G領域的技術在內)、航天太空、語言文化合作五個項目,進一步推動雙方合作全面提升。

從2004到2021年,中國與22個阿拉伯國家的進出口總額,從367.1億增至3,302.4億美元,中國已然成為阿拉伯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當年美元與中東石油掛鈎,如今美國盛產岩頁油,已不再需要大量石油,而人民幣結算已開步走了。沙美本有「石油換安全」的同盟關係,但由於美國偏袒以色列,欺壓巴勒斯坦人,並在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發動戰爭,更以干涉內政的「阿拉伯之春」製造地區動亂,令阿拉伯人對美國生厭。沙特、阿聯酋、卡達等富藏石油、天然氣的海灣國家累積了龐大的財富,在國內推行改革展示國際影響力。近年來,阿拉伯國家與華府在人權、石油價格等問題上矛盾不斷,關係生變。在中東,中升美降之勢豈不顯然?

習近平從中東回國,又於12月14日,在美洲厄瓜多爾舉行的第15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開幕式上書面致詞,盼中國-拉美的工商界,推進中拉命運共同體,在平等、互利、創新、開放、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深化人文交流,以中國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惠及中南美洲各國人民的利益,中國能不在美國後院受到歡迎嗎?假以時日,門羅主義云乎哉!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慶父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公子,先後殺死兩位國君,齊國大夫仲孫湫說,如果不除去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終止。美國可謂當今的慶父,要當世界警察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何以言之?最主要的是,全球化原是美國推動的經濟秩序,包括中、俄、東歐等計畫經濟國家也與西方接軌,走上市場經濟,使全球經濟一體化成形。美國蒙大利,歐洲次之,其餘國家只得小利,但多少都會受全球化的紅利。孰料美國發現全球化已非美國化,無端懷疑別國占美國的便宜,任意制裁打壓別國,以美元作為政治武器。更為打壓中國,不惜退群,貿然要切斷產業鏈與科技鏈,更想阻斷中國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欲置中國於死地。

但結果損人害己,殃及池魚,歐盟也受害不淺。以「美國優先」為由,只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甚至不顧盟友的利益,乘火打劫,以高四倍價格售油氣給歐洲國家,以鄰為壑,其惡罄竹難書!總之,美國的「逆全球化」而行,打亂全世界的經濟秩序,遺患無窮,豈不令人有魯難未已的感嘆!

2022030158408326

台積電元老張忠謀感嘆全球化已經終結,但逆全球化是美國的倒行逆施,逆全球化PK全球化的勝負尚是未定之天。中國仍然堅持全球化,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經由「一帶一路」、RCEP、中國與東協10+1及10+3、中非經濟合作、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組織,以及與中東海灣國家,共同擴展經濟一體化正方興未艾。雙贏好於雙輸、王道贏過霸道。中美之間孰勝孰負,或可未卜先知也。

(作者係本刊主筆、退休歷史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汪榮祖
  • pages: 42
  • 標題: G20「習拜會」後的中美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