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各黨的兩岸政策皆面臨考驗│朱駿

2024各黨的兩岸政策皆面臨考驗│朱駿

除非未來一年出現重大事件與社經問題,否則兩岸關係必然會是2024年大選中最重要的議題。國民黨、民進黨都還走在老路上,難以應對新情勢,民眾黨已向民進黨路線靠攏,形成兩綠一藍。就論述內部邏輯而言,麻煩最大的是國民黨,該黨還有提名辦法的不確定性,戰力堪憂。

202203015840839

雖然各黨尚未展開提名作業,大家的心思已開始瞄準總統與立委選戰,2024大選實際上已經開始湧動。

兩岸政策必然是重中之重

近幾年在兩岸關係上,美國已公親變事主,大陸2022年8月上旬於台灣四周海域軍演,同年11月G20中美峰會上,雙方又在台灣議題上相互畫了紅線,這些事實清楚呈現,兩岸情勢已出現本質上的重大變化。除非未來發生重大事件或社經問題,若情勢走向不變,各黨在兩岸政策上的論述,應該是下次大選各方攻防的重中之重。

然而,各黨依然固守行之多年的兩岸關係政策,若不調整,肯定難以應付新發展的情況,很難禁得住新情勢的衝擊,若執意蠻幹,宛如躺平,必然會被事實向量力修理,九合一選戰,民進黨主打「抗中保台」牌以致大敗就是殷鑑。

民進黨還能怎麼變?

九合一選戰中,民進黨用盡全力打出老路數的「抗中保台」牌,輔以保衛民主,將層次拉高到讓世界看到,結果卻是普遍的低投票率與空前慘敗。台灣選民對民進黨的老套已有不一定買帳的明顯跡象。民進黨敗選檢討小組召集人鄭文燦12月15日表示,民進黨兩岸論述需要調整,可見一斑。

2024民進黨由賴清德領軍出征懸念不多,與賴熟識的林宜正認為,「『抗中』不用特別強調,但賴清德要強調『保台』,…役期延長就是『保台』,不是『抗中』。」如果要「保台」,必須針對大陸,競爭者一定會問賴清德,如何定位兩岸關係?是一國之內的敵對政權,或根本就是敵國?如果是前者,賴就必須放棄台獨立場,如果是後者,就是「抗中」,不可能有第三種狀況。想要以「保台」隱藏「抗中」騙取選票,以可預見的情勢,談何容易?

2017年賴清德曾在台南市議會上自認「親中愛台」,同年6月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再度重申,「是以台灣為核心,向中國伸出友誼的雙手,希望求同存異,…進而兩岸和平發展。」可見賴可伸展的潛在彈性不小。不過,他說他的親中愛台「與馬英九接受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僭越人民決定自己未來前途的『傾中賣台』不同。」

面對新情勢,賴清德必會調整說法,但絕不敢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以免基本盤潰散,他的「保台」就是「抗中」,客觀結構限縮了他的主觀彈性,對國民黨的老路線依然會盡力抹紅,最終只能如蔡英文在2022選戰最後一般,訴諸人民的情感。

國民黨守敗不移不悔

選民對民進黨的兩岸老套路線不滿,不代表就會肯定國民黨的老套。

朱立倫2022年12月6日與14日接見美國智庫訪問團時強調,「國民黨也將持續『親美、友日、和陸』的外交政策。」把對大陸關係與對美日等同,歸諸外交,心態立場就有大問題。「親美、友日、和陸」是師法馬英九導致2014年大敗與國民黨2016年失去執政權,引發黨內迄今意見分歧的路線,頗不吉利。朱同時還說,國民黨「併行國防(Defense)和對話(Dialogue)的『2D戰略』」,馬英九時期不是2D嗎?結果產生第3個D(defeat),老百姓難道會回頭,支持一條自2014年就大敗的路線嗎?

兩岸關係已經虎變,馬英九當年路線的歷史條件已經大不同,還要採行當年的失敗路線,主動與時代脈動脫節,匪夷所思,也等於供認自己無能應對時變,開創新局。這樣能贏嗎?

「親美、友日、和陸」若要有可操作性,必須滿足一個前提,亦即台灣要具備同時調和中美之間衝突的能力,不是左右逢源,是一手拍獅,一手撫虎,冶冰炭於一爐,不是大妄想嗎?當賴清德說「親中愛台」時,沒有人會懷疑他「賣台」,當國民黨在兩岸對立激化之時又高喊「和陸」,台灣老百姓會怎麼感受,實在難說。

《中評網》記者楊騰凱認為,「假如台灣外在政治環境再度出現波動,需要國民黨發揮傳統上的『煞車皮』政治特質時,朱立倫這位『老船長』,或許將有『彎道超車』侯友宜的空間。」所謂「煞車皮」,就是國民黨被紅綠夾殺而無法突圍的自慰之詞,2016年朱立倫是空前慘敗,是翻船沉艦的老船長,侯友宜迄今沒有兩岸路線,有什麼彎道超車的話題?若是指朱民調超車,恐怕下輩子吧。這個評論恰恰折射出國民黨的大問題。

民眾黨明白向民進黨靠攏

柯文哲從來沒接受「九二共識」,2015年說過「在當今世界上並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所以『一個中國』並不是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所謂一個中國,它的內容是什麼?」其實隱含了對一中的質疑,提出「四個互相」(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2018年增加「互相諒解」為「五個互相」。在2017年6月接受議員質詢時,表示過「友中、親美、靠日」的態度。2019年春訪美時,又提出「親美日友中」,有抄襲國民黨的嫌疑。

2020年前多次接受媒體專訪時談到兩岸關係,常掛在嘴上的是「五個互相」與「兩岸一家親」,只是想打迷糊仗,渾水摸魚,本質上是「一中一台」。但情勢已發展到難以再模糊的程度了,模糊只有實力強大者玩得轉,最弱小者玩模糊就是行險找糗了。

進入到2022年,柯明確主張「天然台」,「凡是生活在台灣、認同台灣,就是台灣人」、「台灣就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做中華民國」,等於是民進黨路線的轎夫與跟班,自己揭開了「五個互相」與「兩岸一家親」的欺騙面具,很難因此加分。

耗費戰略資源的三腳督

由此來看,若無意外,2024年大選在兩岸議題上,應該都是保台與賣台的口角,大小兩綠打一藍的「三腳督」局面。由於三方都想親美友日,唯一的差別就在如何定位與大陸之間的關係。國民黨想「和陸」,民眾黨想「和中」,民進黨只能繼續「抗中」。大小兩綠打一藍的情勢,對國民黨未必不利,但國民黨最大的罩門在自我矛盾太多且深,兩綠的論述雖有弱點,但邏輯相對較為自洽。對手只要抓住「九二共識」,從是否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現況是否「互不相隸屬」問起,國民黨以迄今的說法,就很難招架。

不論親美或親共,都受人牽制,都是拿台灣的戰略資源,為人家的利益服務,最終還要承受自己無法預期或承擔的後果,台灣只會變成美國的棋子或籌碼,受其玩弄,或為大陸的獵物,自我設限,都不會有好的前景,這已為事實基本面所證實。

美國的優勢不是絕對的,日本不足論,從台灣的選舉結果可看得出事實明證。如果台灣對美國極為重要,應該是美國人有求於台灣,不應該是反過來。同時,台灣要敢於站在「兩岸同屬一中」的事實基礎上,戰略獨立自主,才有機會在面對大陸時站上戰略制高點,一旦站上此制高點,世界必然高度關注,美日反而有求於台灣。雖不簡單,但只有這一條好活路,走是不走?

2022030158408310

提名不確定傷害藍營大局

國民黨勝選氣勢如虹,但潛藏內爭的火種,情勢尚不明朗。如果朱立倫以違反民主原則的手法排除侯友宜,自己領軍出征,顯然違背自己一再宣示之「無私無我」與「提名最強候選人」的承諾。由於已有「換柱」的前科,必然會被視為惡性重大的再犯,激起藍營與獨立選民更大的反彈,屆時再好的論述也救不了貪婪的惡果,極可能重演類似2016年的慘敗。

國民黨若能依據民主原則進行黨內初選,最終由侯友宜勝出,勝率較大,但侯的兩岸論述一直空白,只有「保衛中華民國」,這恰恰是站在民進黨身後作跟班或轎夫的位置。如果要侯高舉一路潰敗的「親美、友日、和陸」,他會願意嗎?

如果侯友宜只願坐等國民黨的徵召,那就是要營造萬民擁戴的景象,有想學袁世凱的嫌疑,可能會激起反感與嘲諷。就算要學袁世凱,那也得先找到一個楊度與籌安會,哪裡找得到?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朱駿
  • pages: 17
  • 標題: 20242024各黨的兩岸政策皆面臨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