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美中關係,拜登應做兩件事│張一飛

為改善美中關係,拜登應做兩件事│張一飛

美國2022年中期選舉揭曉,眾議院已確定由共和黨掌控。這不僅將影響拜登的國內事務進程,而且對執行美國外交政策也會有所影響。

俄烏戰爭要如何善了和印太反華政策,是拜登政府最關鍵的兩個外交議程。有關前者,歐盟和北約現皆認為,引導烏克蘭和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比讓烏克蘭將西方拖入核戰安全。如果緩和烏克蘭戰爭確實是明年的目標,那麼新一屆眾議院應該會支持拜登政府。

拜登的反華政策,包括推動印太戰略、四方安全對話和AUKUS聯盟。將中國作為競爭對手可以說是美國兩黨的共同想法,先由歐巴馬政府推動「重返亞太」戰略,後經川普大肆強調「中國威脅」,拜登在2021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際進入白宮,更承諾會結合聯盟對付中國大陸。

過去兩年,拜登除維持了川普發起的反華關稅和貿易戰,並擴大了半導體製造供應鏈的經濟制裁。然而,中國並未屈服於美國的壓力,也未屈服於包括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美國盟友,反而能通過經貿反制制裁,例如削弱澳大利亞的出口經濟,威脅停止日本和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順差,並通過金磚國家合作和上海合作組織牽制印度,並通過RCEP振興經貿。因此,拜登使盡招數,包括打台灣牌等反華策略,得分不高。

11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出席G20和APEC會議,以及李克強總理出席第25屆中國─東盟峰會,受到全球高度關注,也可以看到國際局勢未來發展的趨勢。

首先,東盟峰會上,東盟國家與中國就南海航行、投資和資源勘探開發,正式展開行為準則的磋商,這將成為該地區防止外來干涉的和平支柱。

在G20,十多位國家領導人爭取與習近平雙邊會談的機會。而拜登與習近平進行了三個多小時的會談,確實發揮了緩和美中關係之效。布林肯國務卿即將在新年初前往中國訪問,處理避免危機和恢復文化、學術交流等問題。

筆者以為,要改善美中關係,並將美國的對華政策引向良性發展,拜登政府應該做好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扭轉國會中反華的惡毒氣氛,而要達此目的,拜登政府應鼓勵國會議員,尤其是新當選的兩黨新生議員訪問中國。布林肯國務卿應在他訪華期間促成此事。美國政客之所以有反華情緒,主要是出於政治動機,例如批評中國大陸可以得到鎂光燈、電視時間和選票。許多國會議員從來沒有去過中國大陸,他們對中國的認識主要來自媒體報導,以及台灣當局對他們的攏絡、遊說。筆者相信,他們若能親自去中國參訪,必將得到不同於前的認識。

第二件事是,美中兩國應該就如何實現互利雙贏展開深入討論。氣候變化、醫療保健、基礎設施、製造、生物醫藥、太空探索等很多領域,兩國都可以共同努力,取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兩國領導人在印尼G20坦誠對話,雙方都認識到,對抗沒有贏家,兩個大國應該重新建立互動關係,美國應抓住這個機會,恢復兩國之間的文化學術交流合作,讓美中關係盡快朝著積極正面的方向前進。

(作者係中美論壇專欄作者)

附加資訊

  • 作者: 張一飛
  • pages: 47
  • 標題: 為改善美中關係,拜登應做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