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兩岸儲蓄率的迥異走勢│韋伯韜

解讀兩岸儲蓄率的迥異走勢│韋伯韜

在眾多的經濟數值中,兩岸儲蓄率數十年來的變化最為特別,台灣持續走高,大陸持續下降,可能在未來一年交叉,如何解讀是個有趣的課題。

消費是滿足目前的需求,儲蓄是為未來的投資生產提供財源。所以消費率越高,儲蓄率就會越低,反之亦然。儲蓄與投資、消費間存在錯綜複雜的因果關係,學者對儲蓄率高低的成因及影響並沒有定論,僅知其與許多經濟與文化因素相關,例如,以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的富裕程度、金融媒介和資本市場發展程度、民族文化傳統、人口與家庭結構、社會保障甚至物價、稅率、利率、匯率等。

不同國家均有高儲蓄率

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資料,儲蓄率排名前面的國家是汶萊(51%)、尚比亞(45%)、新加坡(44%)、中國(44%)、台灣(43%)、澳門(41%)、挪威(41%)、卡達(40%)。它們其中有的是富裕國、石油國,錢多但沒地方花,消費有限且投資機會少,如汶萊、卡達。也有的是貧窮國,寅吃卯糧,朝不保夕,所以需要盡可能的樽節,以備未來之需,如尚比亞。

經濟增長、收入和儲蓄率之間可能存在聯繫,石油財富也與高儲蓄率有關,較低的稅負亦是高儲蓄率的相關因素。低儲蓄率的國家也可能是富裕國,反正未來一切光明,人民不擔心未來生產的財源,就越會傾向於擴大消費的額度,不需要存太多錢,如美國(19%)、盧森堡(17%)、英國(15%); 也可能是貧窮不堪的地方,本來就沒有多少錢,剛好用光吃光,沒什麼可以儲蓄的,如約旦(4%)、黎巴嫩(2%)。

兩岸儲蓄率均逐漸走高

現在兩岸都已經遠離貧窮落後,台灣人均GDP到達3.4萬美元,已經步入富裕社會,大陸也達1.3萬美元,進入小康國度。兩岸儲蓄率數十年來的變化很特別,台灣自1957年的11%,持續穩定走高至2022年的43%。大陸則是從1983年的33%,上升至2008年的52%,然後持續下降至2022年的44%。照此趨勢,兩岸儲蓄率將在未來一年交叉,兩者儲蓄率的迥然不同走向,應是現實整體社會思維的具體顯現。

國民儲蓄係全國各經濟部門在一定期間內、國民可支配所得未用於消費的部分,與一般觀念上的家庭儲蓄 (包括家庭、非公司企業及對家庭服務之民間非營利機構收到之可支配所得與消費支出之差額),範圍更大些,還包括公司儲蓄(當期提撥之各類公積金及未分配盈餘)、政府儲蓄(政府經常收入與經常支出之差額),亦即,家庭可以直接儲蓄,公司企業可以儲蓄,政府機構也可以儲蓄,儲蓄可分為實體資產(房地產、商品)與金融資產(現金、存款、股票、保險)。

根據國民所得統計的定義,GDP經微調後,減掉消費就等於國民儲蓄,以公式表達,國民可支配所得=國內生產毛額(GDP)+國外要素所得收入淨額-國外經常移轉所得收支淨額,國民儲蓄淨額=國民可支配所得-國民消費(=民間消費+政府消費),國民儲蓄毛額=國民儲蓄淨額+固定資本消耗(折舊),國民儲蓄率(即儲蓄率)=國民儲蓄毛額÷國民所得毛額×100%。儲蓄是投資的財源,如果這筆資金能夠引進實質投資或公共建設,將可增加國內產出、就業及生產力,進一步帶動產業升級與薪資成長。超額儲蓄即是國民儲蓄毛額扣掉國內投資毛額的差額,藉此可衡量資金閒置情況。

省吃儉用固然是種美德,但過多的閒置資金反映消費、投資等國內需求不振,甚至容易流向股市、房市,儘管通俗上都稱之為投資,實質經濟意義卻是天差地遠,因為購買設備、興建廠房有助於生產與經濟成長動能,炒股、炒房則可能造成資產泡沫。

台灣投資不振超額儲蓄高

台灣的儲蓄率今年上看43%,持續攀高,「超額儲蓄」(儲蓄未用於投資的部分)也將首度衝破新台幣4兆元,占GDP 17%,均創下歷史新高。國民儲蓄淨額在家庭、公司、政府三部門的占比,近年約為35%、60%、5%。30年來,家庭儲蓄占比由60%降至35%,公司儲蓄由30%升至60%,政府儲蓄則維持在5%。以此觀之,儲蓄率雖走高,但非來自家庭,家庭反而是捉襟見肘、無法存錢,而是企業的投資不振,企業覺得找不到且有利可圖的機會,兩者都是人民的困境。這顯示人民生計困難、對未來失去希望,這樣的儲蓄率並不可喜,反而是無奈。

台灣貿易順差之高眾所周知,超額儲蓄率也就屢創新高,成為投資不足的具體表徵,而投資卻是未來經濟成長最重要的根本。

中國的儲蓄率從建國早年的低谷持續上升,原因不外因一胎化負擔減輕;普通勞動者家庭所得增長緩慢,內需不足,消費金融不發達,人民傾向高儲蓄;社會保障不夠充分與穩定,人民通過儲蓄來謀求保險,以備購屋、教育、醫療、養老之需。

1990年代升至35%,2008年升至52%最高峰,位於世界前列,當時全球平均儲蓄率僅為20%。高儲蓄率印證,凱因斯有效需求理論的「節儉矛盾paradox of thrift」,儲蓄導致消費動力不足,儲蓄和投資結構嚴重失衡,阻礙經濟的發展與成長,因而所得減少,反而存不到錢。故須逐步降低儲蓄率,相關政策陸續出台,改革公共服務與財稅體系,大力優化消費金融與資本市場環境,平抑房價,調整產業結構,減輕生產要素的價格扭曲,提升就業率,推動經濟轉型,加速經濟成長,提高居民生活保障,包括將政府與國企資源投注到社保基金,保障人民的收入,使人民有能力消費、願意消費,故儲蓄率能逐步降至現在的44%,但仍居世界前茅。

大陸消費率可能被低估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消費率被低估了,原因在於其家庭調查中,高收入家庭的代表不足,城鄉住房消費(虛擬租金)以及其他實物消費,尚未能被官方抽樣調查方法進行充分合理的核算,低估率為10%。如果消費率據此上調,則中國的儲蓄率應下調為34%,呈現更健康的經濟狀況,也就是有意願、有能力去消費,有信心去投資、去賺錢,這是個安居樂業的太平景象,也是整體社會思維的具體顯現。

兩岸追求的都是人民安居樂業,而兩岸儲蓄率的變化是這個總目標的一面鏡子,大陸已經往更健康的方向走去,而台灣則須見賢思齊,調整政策,提高消費率與投資率,降低目前過高的儲蓄率與超額儲蓄率的負面影響。

(作者係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財金系教授、前行政院主計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韋伯韜
  • pages: 48
  • 標題: 解讀兩岸儲蓄率的迥異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