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制度與論述才是正途│李成蔭

堅持制度與論述才是正途│李成蔭

2020總統大選結束,中國國民黨遭遇史上最大敗選,改革聲浪不斷,緊接著而來的是黨主席的補選及中常委的改選,黨內氛圍可說是百家爭鳴,不過整個大方向離不開青年參政與兩岸論述兩個面向。

20200790307

國民黨得不到青年的支持

在此次大選中,「青年支持度」為何成為最重要的檢討指標?主要是選前韓國瑜的青年支持度持續低迷,開票後更發現,包含韓國瑜在內的國民黨總體的青年支持度更創下新低,30歲以下的支持者幾乎全滅,首投族的選票更是民進黨的囊中物。

有鑑於此,選後黨內青年大鳴大放的力道可謂火力全開,除了不滿國民黨青年支持度幾乎滅頂外,更重要的是,青年人才從政之路幾乎全斷。其實細究國民黨為何得不到青年的支持,主要是國民黨沒有健全的制度來反應青年的心聲。

青年參政制度不周全

這當中又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一個是政黨本身的年輕思維不夠,二是政黨內部青年參與的程度不足,而這兩者又有著密切的關係。黨內青年直接參政肯定可以為國民黨帶來年輕的思維;而對政黨本身年輕化而言,不是要有足夠的青年幕僚,就是幹部們應主動對外接觸年輕人,但經由這次選舉結果來看,這兩點顯然都沒有做到。

首先,國民黨長期以來就重視從政者及黨工的家世背景,更有論資排輩的「文化」,這都使得幹部及黨員年齡偏大,衍生而來的問題是,年長的幹部較少接觸青年,自然就難以懂年輕人的想法。而有心參與國民黨黨務的青年,管道也很少,除了透過黨內兩大青年組織─「青年團」與「青工會」外,更多的是得靠機緣及關係。

若仔細從制度來看,國民黨也確實有做青年培訓、也有年輕人投入選舉,「但就僅停留在這個階段而已」,培訓完的青年沒有地方可戰、參選而沒當選的青年沒有地方可蹲。簡言之,青年工作沒有後續制度性的規劃,使黨內年輕人感到毫無未來性或發展性,久而久之,一旦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年輕人當然會選擇離開國民黨,這使得國民黨與青年越走越遠,日益不懂年輕人在想什麼,自然得不到青年的選票及支持。

兩岸成果不能貿然拋棄

這次選舉另一個備受關注的是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在民進黨不停消費所謂「反送中」與「共諜案」的情況下,再加上民進黨政府長期在台灣本土教育深耕,不停地操控主權議題,這使得敗選後黨內人士開始思索,國民黨的兩岸論述是否應該調整?

由於選前主權議題在青年群體中發酵,敗選後,就有黨內青年軍大聲開砲直指「九二共識已經過時」、甚至出現所謂「反統一」的論調,亦有主席候選人提出,若是大陸無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就乾脆「斷掉三通」。種種激烈言論都展現黨內對於改革的迫切心情,但經過民進黨及綠營媒體的渲染,該種言論成為國民黨在拿香跟拜的證據。筆者不以為然。

首先,「九二共識」是兩岸交流的基礎。自2008年以來帶來大量的兩岸紅利,包含觀光收入與外銷訂單、文化交流與學習,這些都受到台灣民眾肯定,否則2012年馬英九不會連任、蔡英文也不必在2016年時表示要「維持現狀」,難道國民黨連這些過去的交流成果,都要跟著「九二共識」一起拋棄嗎?

再者,兩岸交流合作對台灣經濟極為重要。過去馬政府時期透過談判協商,兩岸簽訂了23項協議,為台灣人民爭取到諸多權益,有些協議對台灣而言甚至讓利很多。如現在要用激烈且極端的手段來「斷三通」,真正影響的恐怕是大量在大陸的台商、台幹、台眷、台生等。這些大多是國民黨的支持者,現若採取過激手段,不僅得不到他們的認同,也爭取不到台灣社會的支持,最終極可能招致反效果。

民進黨過去幾次敗選,並未檢討其自身的中心思想與論述,反省最多的是選舉方式與語言的改善與進化、思考如何才能更加貼近民意等。所以,國民黨此時可千萬別受到外界影響,而丟棄自身的優勢。

「九二共識」及兩岸交流對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只是隨著大環境變遷及避免綠營繼續炒作汙衊,國民黨應該在既有的基礎上,透過全新的包裝,採用合情合理、簡單易懂的語言及意涵,讓民眾理解、接受,相信這也是兩岸雙方所樂見的。希望國民黨新的領導人及核心幹部們有此智慧。

(作者係中國國民黨青年團前總團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成蔭
  • pages: 20
  • 標題: 堅持制度與論述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