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蟳埔村尋古│古蒙仁

泉州蟳埔村尋古│古蒙仁

蟳埔村是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的漁村和歷史文化名村,位於泉州灣晉江下游的左出海口岸邊,面積約四平方公里。在明清時屬晉江縣,民國時屬臨海鄉所轄。原名前埔村,某次媽祖誕辰時,晉江洋埭村村民聯合敬奉一幅緞面彩帳,無意間把「前埔」寫成「蟳埔」,村民並不以為意,反而認為此地盛產紅鱘、蚵蝦,用蟳埔命名更為妥切,因此沿用至今。

20200800431

蟳埔村有千餘年歷史

蟳埔村早在唐宋時已開始開發,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明代曾設鷓鴣巡檢司(相當於今日的派出所),並設置銃台,以抵禦由海入江的倭寇,保護郡城的安全。由於地處泉州灣晉江下游出海口,依山臨海,逐漸發展成一個以漁業為主,工農商為輔的漁村。全村九成以上的人口從事漁業,包括海洋捕撈、養殖、水產加工,海產買賣生意等,人口大約6六千多人。

蟳埔村於2003年改為社區,但仍保存傳統漁村的面貌,村內有社區辦公大樓、小學、幼稚園、衛生所等文教衛生單位、一座對台貿易碼頭,此外還有一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蟳埔順濟宮主祀媽祖是村民的信仰中心。

蟳埔村是漢族聚居地,但雜姓混居,居民有15個姓氏,以黃姓為大宗,約占了七成,也有少數民族。有趣的是,還有旅居台灣的台胞約一千多人,都是早年在海上捕撈,被國軍撤退時連船帶人帶往台灣。他們先是當兵,後作勞工,最後在台灣成家立業、子孫相傳,成了名符其實的台胞。

蟳埔村是泉州市三大漁港之一,另兩個是崇武和深滬。停泊在港澳內的機動漁船有四、五百艘,其中一百多艘為遠洋漁船。內海以流刺蚵株養殖為主,養殖面積達7千多畝,同時兼種紫菜、海帶等,可做成各種海產食品。其中以「蟳埔蚵」最富盛名,是泉州地區的特產,經濟價值最高,產值幾乎占全村工農業產值的一半。

順濟宮主祀媽祖配祀觀音

蟳埔村的歷史人文資源非常豐富,具有閩南風格的古建築、寺廟、民宅比比皆是,五彩繽紛,頗富特色,其中又以順濟宮最具代表性。

順濟宮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順治18年(1661)加以擴建,1931年重修。該宮坐北向南,現存為兩進,中有拜亭,外有拜埕,還有旗杆夾石及百年古榕樹數棵。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據傳施琅平台時曾蒞宮求籤靈應,平台後於清康熙24年敬奉一匾「靖海清光」,並於右下方落款:「靖海將軍靖海侯施琅敬立」,所懸木匾為近年重立。

順濟宮主祀媽祖,祀有大媽、二媽、三媽,配祀觀音。由於村民都是虔誠的信徒,信仰也十分廣泛,除了順濟宮外,全村還有14座寺廟,包括土地公宮、王爺宮、城隍公、陰公等,其中王爺宮最多,共有8座,最大的一座是全村共同祭拜的「聖公聖媽」。

每年農曆正月29日,是順濟宮媽祖「巡香」的日子,也是蟳埔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慶活動,至今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廟方都會舉辦踩街遊行,來表達對大海的虔敬,並祈求在媽祖的庇護下,來年出海捕魚能平安順利,滿載而歸。

當天一早,盛裝打扮的蟳埔婦女便會挑著黃竹筐,盛著自家準備的貢品,到順濟宮燒香許願,祈求風調雨順,合境平安。遊客也絡繹於途,專程趕來參與這場宗教界的盛會,把廟方的拜埕擠得水洩不通。繞境隊伍抬著媽祖的神轎出發後,更是萬人空巷,鞭炮聲不絕於耳,還有各式陣頭的表演,已成為蟳埔村最富地方特色的宗教民俗活動。

蚵殼厝民宅、鷓鴣姨

蟳埔村的另一個特色,是傳統的蚵殼厝民宅,看起來老舊,但至今保持得相當完整,大多數村民仍居住於內,主要座落在東海街上,共有30多棟,占了蟳埔村的一半。

蚵殼厝的優點是可以就地取材,隔音效果良好,與牆模厝一樣,冬暖夏涼,不怕蛀蟲。它的牆體堅固,據說可以抵擋火炮的攻擊,因此民間稱之為「千年磚,萬年蚵殼」。

蚵殼厝有大小之分,大的帶有天井,即二進,小的只有單獨一棟,但都建築得十分講究。蚵殼厝之間的小石巷曲曲折折,兩邊是海蚵殼搭建的殼牆壁,錯落有致,形成沿海漁村非常獨特的古民居風景線,外人進到裡面彷彿走入迷宮,可能要請村民指點,才走得出來,非常有趣。

巷弄裡最常見的便是蟳埔阿姨,又被泉州人稱為「鷓鴣姨」,因明朝曾在此建立鷓鴣銃台,之後又在附近設置巡檢司,負責海防及向船舶抽收稅款。清康熙年間,巡檢司遷移至今之蟳埔,因此泉州人便把來自「鷓鴣口銃台」及「鷓鴣巡檢司」所在的鄉村婦女,都統稱為「鷓鴣姨」。

蟳埔女與惠安女常被拿來做比較,她們都是很能吃苦耐勞的女性,在服飾上堪稱是泉州民俗的兩朵奇葩。惠安女用頭巾把頭包得剩下臉部,呈倒三角形,而蟳埔女則在頭部的裝飾上下功夫,梳成「田螺頭」。

蟳埔女愛戴花,從兒時梳辮子開始,她們就喜歡把色彩鮮豔的菊花、玉蘭花、山茶花插滿雙鬢。待到15歲左右,親人就要為她們「梳髻」,把秀髮盤在腦後,梳成圓髻,佩上金銀首飾,中間橫插一根象牙筷子,圓髻四周戴上幾串鮮花綴成的花環。逢年過節便是女孩們爭芳鬥豔的時刻,一個個髮髻就像姹紫嫣紅的小花圃,看起來特別美艷。

「蚵仔煎」吸引老饕

可是蟳埔女長大嫁人,成為蟳埔阿姨後,因要從事生產工作,又被稱為「粗腳氏」。即使在封建社會,她們也是不纏足的,當男人出海捕魚時,家務、農活、以及養殖海蠣、扛網挑魚這些粗重的活兒,自然落在她們的身上。

每天天剛亮,蟳埔阿姨就得出門做生意,她們踩著腳踏車,或騎著摩托車,載著滿簍的魚產,騎往各個菜市場,或沿途叫賣,形成了市街或馬路上常見的「潯埔阿姨魚檔」,已成了蟳埔村的日常風景。

由於蟳埔位於泉州灣入海口,山海交匯,水中微生物豐富,出產的海蠣特別肥美。蟳埔村民把山上的條石、雜石搬到海灘上,二條、三條架成一株,讓它們浸泡在海水中,過了一段時間,條石上便會附生出海蠣來,當地人稱為「種海蠣」。著名的閩南風味小吃「蚵仔煎」就是以蟳埔蚵作原料,所煎出來的美食。

遊客只要走進蟳埔村,便可看到蟳埔阿姨們圍坐在自家的門口,老、中、青三代都有。她們頭戴鮮花,腰系圍巾,坐在板凳上一邊聊天,一邊熟練地用小鐵錐撬開海蚵殼。她們把剛剝下來的新鮮海蚵,拌上鴨蛋、韭菜和薯粉,用花生油一煎,一道香噴噴的蚵仔煎便出爐了,許多老饕聞香而至,因此村內的海產店或路邊攤總是香味撲鼻,座無虛席,相當熱鬧。

我就是眾多的老饕之一,除了來吃蚵仔煎,還來看蚵殼厝。走在曲曲折折的巷子裡,兩旁都是海蚵殼搭建的殼牆壁,看起來有點粗糙,細看之下才發現十分精緻;而最大的驚喜,便是隨時會與頭戴鮮花的蟳埔阿姨們擦身而過。她們即使已然老邁,佝僂著腰身,但步履仍然穩健,在村子裡穿街走巷,來去自如;或駐足與親友寒暄,閒話家常,感覺特別親切,或許她們才是蟳埔村最美麗的風景吧。

(作者係作家)

附加資訊

  • 作者: 古蒙仁
  • pages: 83
  • 標題: 泉州蟳埔村尋古